夜袭
漠北!</p>
入冬后,漠北联军在北,明军在南,中间隔着一条薛凉格河,两军就这样僵持着。</p>
漠北之地,入冬后,也就只剩下两件东西,漫天的大雪和冷冰刺骨的寒风。</p>
北岸的漠北联军知道明军就在南岸,却看不见,但朱棣却可以看到北岸的漠北联军,因为我手里有一个皇帝给他的千里镜。</p>
南岸!</p>
朱棣身穿一身棉甲,站在岸边,手持一根长枪,对着早已结冰的冰面用力捅了几下。</p>
“千岁!”</p>
三丈外的薛六大喊道:“冰厚二尺半!”</p>
冰面向北,隔着几丈就会传来喊声!</p>
“冰厚两尺!”</p>
“冰厚一尺半!”</p>
经过探查,朱棣心里有数了,薛凉格河最薄弱的中心位置,冰厚达到一尺半。</p>
(明朝一尺大概在32到34厘米之间!)</p>
这样的厚度,过人是绝对没问题,战马也可以,但这也不是绝对的事。</p>
如果全副武装的骑兵骑在马上,奔袭而过,冰面很有可能开裂,造成崩断,全军覆没。</p>
随后,朱棣拿起千里镜,看向对岸的漠北联军。</p>
寒冽的寒风,飞舞的雪花,如此极端的天气,漠北联军的日子不好过,外面巡逻的士兵冻的瑟瑟发抖,还有许多士兵正在外面烧着马粪取暖。</p>
漠北游牧比中原汉人耐冻,这没错,同样也是老黄历了。</p>
如今北方的明军几乎人人都配发了一套鸳鸯战袄,从制作到运送,最后发到士兵手上,全是由工部,兵部,刑部,都察院主官亲自过手,监督。</p>
皇帝曾经发过话,大明的将士可以战死,但绝不能饿死,冻死,谁要敢在后勤上动手脚,干出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破事,一查到底,满门抄斩。</p>
所以,不管是漠北的燕藩,还是长城几大重镇,还有辽东都司的士兵,起码都能吃的饱,穿的暖。</p>
至于燕藩,朱棣更不可能干出克扣士兵粮食,棉衣的破事。</p>
漠北游牧各部,这几年被朱棣压的四处乱跑,好不容易养点牛羊驼马,就被朱棣抢了,去辽东,有辽王打,去西域,有晋藩盯着,日子过的极为艰难。</p>
游牧不会种地,也不会纺织,衣食住行全靠养的那些牛羊驼马,而取暖也要靠那些牲畜的毛皮,要是没有,就只能挨饿受冻。</p>
别看漠北联军几万大军,其中许多士兵连一件取暖用的皮毛衣服都没有,只能硬扛。</p>
不管是也先,还是阿鲁台,其实都是不想和朱棣打这一仗的,至少现在不想,可朱棣步步紧逼,他们也只能想办法应对。</p>
比后勤,明军完胜漠北联军!</p>
“千岁!”</p>
张玉收起手中的千里镜说道:“如果我们能趁夜偷摸过河,从冰面上到对岸,一定可以打漠北联军一个措手不及,天翻地覆,只是……”</p>
“只是我们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或许这也是漠北联军制造出来的假象,引我们过去,从而设伏……”</p>
寒风伴随着雪花吹在脸上,朱棣仔细看了看,说道:“回去再说吧!”</p>
朱棣回营,并没有回自己的大帐,而是亲自巡视部分军营。</p>
“世美,咱们的将士们都能吃饱穿暖吗?”</p>
张玉肯定的说道:“千岁放心,我们的将士人人都有鸳鸯战袄,包括投靠我们的外族,也一并配发,粮食更是足够大军出征两年之消耗!”</p>
“千岁,末将说句心里话,朝廷对咱们燕藩确实不薄,棉衣,粮食,军械全都是真材实料的给,就连士兵都能喝到茶叶!”</p>
朱棣感慨道:“所以我们要是不打好这一仗,如何对得起朝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