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和亲,这次是真公主
薛仁贵成了东宫旅帅,在这东宫里,几乎是垫底的官职。</p>
陈云超随后给薛仁贵解释了讲武堂的事情,原本有些沮丧的薛仁贵,顿时兴高采烈起来。</p>
彼时的薛仁贵,还保持着几分懵懂和天真,虽然已经二十八岁,但上半辈子都是在乡下务农度日。</p>
如今突然进了东宫这般地方,整个人迷糊得很。</p>
“孤派人把你妻儿接来,还想带哪些人,你可以跟云超说。”</p>
“后宅那边,孤会赏赐你一套宅院。”</p>
李承乾随手就把薛仁贵的琐事给安排了,比起那等乡下小地方,东宫这边的环境自然更为舒适。</p>
而且也能免除了薛仁贵的后顾之忧,全心全力为自己效力。</p>
二凤的时代过去后,能够担起大唐军队的出名将领,就这么几个,再怎么厚待都不算过。</p>
“谢太子恩典。”</p>
薛仁贵当即跪在地上行大礼。</p>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知遇之恩了。</p>
在薛仁贵脑海里回荡着一句话。</p>
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p>
李承乾摆摆手,让薛仁贵起身,对于他的感受很清楚。</p>
锦上添花,哪里比得过雪中送炭。</p>
这就好像在后世,原本生活贫困的你,突然得遇贵人,给你豪车别墅,高薪工作,心里就只有一句话,士为知己者死。</p>
讲武堂名额这种小事,对于李承乾来说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p>
但实际上筛选还是挺严格的。</p>
随着讲武堂开课的时间临近,这两天二凤不断招太子到太极宫进行章程上细节的商议。</p>
“尽量避免招收世家的人,尤其是世家大族。”</p>
“以寒门出身的旅帅为主,普通百姓更好。”</p>
李承乾提出自己的看法,讲武堂更大的意义,是在于进行中央集权,壮大皇权压制世家。</p>
毕竟如今的科举制,实际上就是变相的举孝廉,能够从这条路上当官的普通人几乎没有。</p>
就算是文采好,地方官也不一定会举荐。</p>
李世民点点头,对于太子的想法很认可,实际上他已经在这样做了。</p>
“朕已经让人去查阅所有报名的旅帅卷宗,进行挑选。”</p>
“届时名册送一份到你那边,你也看看。”</p>
这就是让李承乾也安排一些自己人进去了,不过李承乾手里的人并不多,顶多就是加上部分东宫里的旅帅。</p>
“我准备让象儿也进去锻炼一二。”</p>
李承乾提议道。</p>
虽说只有十二岁,但对于大唐这个时代来说,已经不算小了。</p>
相比李承乾十二岁得子李象,都可以成婚了。</p>
不过李承乾并没有让李象太早成婚生子。</p>
自己身体这般好,感觉活个百岁问题不大。</p>
届时把儿子熬死了,还把孙子给熬死了,那可就太尴尬了。</p>
“象儿文采不错,也是该熟悉兵事。”</p>
李世民对此没有意见,从传承上来说,自己驾崩后就是太子即位,后面就是李象这个皇长孙了。</p>
“过两日冬狩,你好生准备下。”</p>
“以你的箭术,朕很期待。”</p>
李世民补充道。</p>
本来早些时候就要冬狩的,因为讲武堂的事情就耽误了。</p>
“好的,父皇。”</p>
李承乾坐着四轮车从两仪殿离开。</p>
返回东宫的路上,高阳公主来了。</p>
显然,她在这里等了不少时候。</p>
“你怎么在这呢。”</p>
李承乾问道。</p>
高阳公主看了看内侍文忠跟陈云超,意思很明显。</p>
李承乾摆摆手,两人随即退开一些。</p>
“大兄,求你帮帮新兴。”</p>
李承乾微微皱眉,十五妹?新兴公主。</p>
“她怎么了。”</p>
高阳公主眼中满是急切与担忧。她紧紧拉住李承乾的衣袖,说道:“大兄,父皇竟要把新兴送去和亲,送给薛延陀的真珠可汗,这一去吗,山高路远,不知要受多少苦楚。”</p>
“且那陌生之地,举目无亲,新兴那般娇弱之人,如何能受得住这般磨难。”</p>
“大兄,你帮帮新兴,求父皇不要拿她去和亲好不好。”</p>
李承乾微微皱眉,他对此事没什么印象。</p>
问道:“我且不知此事,你又是从哪里得知的。”</p>
唐朝公主地位不低,用来和亲的公主多为宗室女,比如之前的文成公主,就是李世民询问各王,谁有多的女儿,愿意前往和亲的。</p>
报名的人很多,亲王郡王的女儿可不见得能过很好,唐朝的郡王地位可不高,尤其是庶女很多。</p>
文成公主就是宗室女,自愿前往吐蕃和亲。</p>
文成是被册封成公主,原先并不是公主。</p>
“父皇去见了新兴,亲自跟她说的,我找人打听了,薛延陀今天已经抵达长安,明日就会上朝拜见。”</p>
高阳公主跟新兴公主的关系很不错。</p>
而被送去和亲,新兴公主显然并不怎么受到李世民的喜欢。</p>
李承乾招手,内侍文忠小步跑了过来。</p>
“殿下。”</p>
“我问你,可知薛延陀和亲之事。”</p>
“奴婢知晓。”</p>
李承乾问道:“是怎么回事,详细说来。”</p>
内侍文忠解释道:“是前面两三月前,契苾何力回到凉州,他原本的部落族人打算归附薛延陀。”</p>
“这些族人早就有了叛离之心,并且希望契苾何力也能一同前往。”</p>
“契苾何力始终不愿意背叛陛下,坚决反对投靠薛延陀。”</p>
“但族人不顾他的意愿,强行将他绑架,并带到了薛延陀真珠可汗面前。”</p>
“真珠可汗试图劝他归降,契苾何力誓死不降,听说薛延陀为表明心迹,拔刀割掉了自己的左耳。”</p>
“这事传了回来,陛下便愿意以和亲的方式,换回契苾何力。”</p>
李承乾道:“所以现在是已经定了让新兴公主去和亲?”</p>
内侍文忠微微低头:“应是如此。”</p>
李承乾皱眉道:“这么大的事情,怎么我不知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