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我是一个有原则的人(1 / 2)

我是一个有原则的人

多年以后,身为天可汗的李爽站在那高达五丈有余的老桑树前,准会回忆起那个被风吹拂过的下午。</p>

正光四年,六镇起义,北境皆反。</p>

北魏自太武帝拓跋焘平定柔然之后,百年间,武德不再,其后人早已经将当初的意气与雄风消磨在了洛阳的纸醉金迷之中。</p>

自古天下大乱,正是英雄用武之时。</p>

并州!</p>

那广袤无垠的大山之中,蕴藏着无数的资源与财富,质朴的山民们遵循着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传统,过着充满风险又富足的生活。</p>

李爽躺在一棵桑树之下,嘴里叼着一片桑叶,正在哼着一首小曲。</p>

离他不远处,山寨里的还没有车轮高的孩子手握着竹子制作的长矛和木弩,正在练习着枪术和射击。</p>

“杀杀杀!”</p>

稚嫩却饱含杀意的话音响彻在这晋西北的山寨之中,让人产生一股荒谬感。</p>

然而,这却是这个时代的最为普通的基调。</p>

自汉末以来,天下大乱已有三百余载。</p>

便是从西晋永嘉之乱算起,也有两百多年了。</p>

这数百载乱世之中,北方的汉人能够南下的南下,逃不了的只能躲入山里。</p>

便是五胡之中,有着那一二位雄主,能够暂时平定北朝,可却都不持久,短暂的统一之后,又是更大的乱世。</p>

无奈,为了自保也好,为了壮大也罢,没有世家豪门撑腰的汉人只能躲入山林湖泊之中,苟延性命。</p>

并州西北深山之中的太平寨,便是这乱世之中汉人的缩影。</p>

然而,太平寨之中的平静,直到四年前,开始被打破。</p>

柔然可汗阿那瓌在内部的斗争之中落败,南逃洛阳。</p>

进入洛阳之时,盛世空前——</p>

闻有匈奴主,杂骑起尘埃。列观长平坂,驱马渭桥来。</p>

其被赐居洛阳,受封为朔方郡公,蠕蠕王。</p>

这位蠕蠕王并不安分,贿赂了执掌朝政的卫将军元乂,不久之后北还,掌控柔然旧部。</p>

北魏洛阳的朝廷曾赠以各种兵器、衣物、马驼、牛、羊并粟二十万石,第二年,又赠了田种万石。</p>

不久后,这位被北魏朝廷器重的蠕蠕王率部南侵,一直攻打到了平城,劫掠大批物资北返。</p>

一颗怀疑的种子便在所有北境人的心中生根发芽——北魏朝廷还靠得住么?</p>

六镇之乱开始后,本来还安于平淡,畏惧官军的山民都拿上了刀枪,开始沿着官道线,做起了那无本的买卖。</p>

整个晋西北乱成了一锅粥。</p>

李爽也无奈,只能带着太平寨中上万的民众,趟进了这时代滚滚的大潮,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起义军的一员。</p>

北魏朝廷官方封号——绝世匪首李麻子!</p>

当然,如果可能的话,李爽也不想要这么拉风,这么引人注目。</p>

奈何,在翦径这个项目上,他实在是太专业了,太有天赋了。</p>

北抢柔然,南夺鲜卑,西驱匈奴,东取太原!</p>

整个晋西北,就没有他不敢抢的人,就没有他抢不成的东西。</p>

在李爽十六岁的人生之中,在他短短的两年起义生涯之中,太平寨已经从原来只一千壮丁,刀甲不齐的小山寨,到了现在,成了拥有着三千披甲的大势力。</p>

通过打击封建腐朽势力以及他们的走狗帮凶,李爽带领着太平寨的寨民们,实现了自给自足的美好生活。</p>

下一步,是不是该打太原了?</p>

李爽思考着,耳边传来了一声沉重的号角声。</p>

两长一短!</p>

李爽坐了起来,这是兄弟们满载而归的喜讯声。</p>

太平寨的大门缓缓打开,数百骑兵结成的马队拉着几十辆大车返回了山寨。</p>

这数百马队为首之人下了马,见到李爽,当即拱手行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