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根据地发展震惊军统特务余则成:理想(2 / 2)

一路上,余则成是听到了不少的百姓议论着苏华和独立团。</p>

对于苏华和独立团的评价,那都是口碑相当好,为国为民的好部队。</p>

在根据地范围内,苏华和独立团是进行了土地改革,鼓励自由贸易以及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等等利民的好政策。</p>

同时在于超的牵线和推荐下,不少的轻工业企业,如纺织厂、造纸厂、榨油厂、米厂等等企业在根据地落户发展……这些企业解决了根据地的日常生活所需的物资,做到自给自足!</p>

这些企业也是解决了不少的就业问题,让根据地的老百姓手里有钱。</p>

除此之外,随着根据地的人口越来越多,苏华还主导了大生产运动,独立团组织战士和老百姓共同开展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例如开荒种地,提高种植技术增产等等!</p>

总之,现在整个太行山根据地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p>

越靠近辛庄村这个核心区,余则成就十分的有所感觉感受。</p>

很快。</p>

在进入到辛庄村这个根据地核心地区的时候,在许多的关隘要地都是建起了阵地防线,目的自然是为了抵御敌军的围剿等等。</p>

同时在主要的出入口也是设置了关卡。</p>

负责关卡的人不再是民兵,而是独立团的正规军战士。</p>

这些正规军战士所使用的武器让余则成有些疑惑,因为从来没有见过。</p>

之前民兵所使用的是汉阳造步枪。</p>

但是独立团战士的步枪却让余则成好奇:这是什么步枪?</p>

不过余则成很快释然了,觉得这可能是红军制造的土枪。</p>

整个民国的军工业是十分差,因此各种仿制的武器都会出现。</p>

红军出现土枪也不足为奇。</p>

但是让余则成没想到的是……他眼中的土枪是先进的77式半自动步枪。</p>

因为此时并不是战时,因此整个关卡并没有逐一搜查出入人员……毕竟现在根据地的人口流动还是非常大的,要是逐一搜查的话,估计会形成大拥堵,造成根据地人心惶惶和运行效率地下。</p>

在如此的情况下,余则成自然也是顺利的进入到了太行山根据地的核心地——辛庄村。</p>

整个辛庄村作为根据地的核心区,发展自然是非常不错。</p>

无论是土地改革的推进,还是许多轻工业、重工业企业的落地生产也是在辛庄村附近一带。</p>

当然了。</p>

整个太行上根据地的发展肯定是比不上金陵、沪市等地,但是也是相当不错,这让余则成算是开了眼。</p>

“没想到红军在太行山建立了一个如此的根据地!”余则成嘴里喃喃道:“整个根据地发展不错!”</p>

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p>

作为特务的余则成自然是看出整个根据地发展的井井有条,不是小打小闹的临时驻军地。</p>

“红军独立团?太行山根据地?”余则成是记住这个地方和这支部队了。</p>

望着根据地如此繁荣和祥和,余则成的内心有些动摇了:难道这才是真正的安居乐业?百姓追求的是如此的日子?</p>

余则成走在辛庄村的街道上的时候,时不时可以看到民兵巡逻部队,偶尔还可以看到三人一组的独立团战士巡逻部队。</p>

很明显可以感觉得到,根据地的核心区防卫警戒严格很多。</p>

恰巧在这个时候,苏华和周雅带着两个警卫走在了街道上。</p>

走着走着,苏华顿时是看到街道上一个熟悉的人影。</p>

这……这不是余则成吗?</p>

-</p>

今晚有加更,跪求免费的催更和小礼物,有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