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接收封地(2 / 2)

在大晋北边,好田一亩能产三石小米,大概300斤;差田产两石左右,差不多200斤。

大晋的田税,大约是收十分之二。

也就是说,好田每亩收六斗60斤,差田每亩收四斗40斤。

看起来税好像不重,其实对农户来说挺吃力的。

准备种子农具,租用耕牛,就得花掉地里三成的收成。

剩下的粮食,还要养活一家五六口人,说实话根本不够吃。

村民们还得去野外挖野菜、草根和树皮,才能熬过去。

除了田税,村民每年还得给官府交人头钱和布匹。

可以说,百姓辛苦干一年,也剩不下多少东西。

河西村最关心的就是这位县伯会怎么收税。

所以才有了河西村老村长的那一问。

许平安没答话,因为这事儿是家里管事许诚负责的。

出发前,许平安就问过许诚,食邑的税该咋办。

按许诚的说法。

勋贵和领地里村民的关系,一般有两种。

第一种是普通的食邑村民,每年交定额的粮食和人头钱,还得去干活儿。

领地里碰上土匪入侵,村民得自己带武器当乡兵。

但除了这些,勋贵不能多管他们的事。

第二种,是彻底投靠勋贵的家丁。

这些家丁交多少税、干多少活儿,全凭勋贵一句话。

勋贵对他们有绝对的掌控权。

虽然彻底投靠就没自由了,但多数勋贵会给家丁点优待。

毕竟勋贵手下的兵,基本也是这些家丁组成的。

勋贵接手新封地时,得让村民自己选。

是当普通的食邑村民,还是投靠勋贵当家丁。

有人就说了,你都当县伯了,为啥不强迫所有村民都投靠你当家丁呢?

为啥要让村民自己选呢?

因为以前真有勋贵这么干过,结果领地闹起民乱。

朝廷御史趁机弹劾,朝廷就说他苛待百姓,直接削了爵位。

所以现在勋贵接手新地盘,朝廷硬性规定必须让老百姓自己选。

这也是大晋朝廷管束勋贵的手段。

不过想让这些村民投靠当部曲,也不是没法子。

得让许诚先给河西村大伙儿掰扯清楚:当普通农户和当部曲有啥区别。

说完就问:

“你们河西村是想当普通农户,还是跟着我家伯爷当部曲?”

“这…………”

河西村的村长和村民互相瞅了瞅,弓着腰回话:

“伯爷能不能让我们商量下?”

许平安点点头:

“行。”

“日落之前,必须给个准话。”

说完这话,许平安没多留,在村民敬畏的目光里带着人马就走了。

看着丰林伯走远,河西村村民都凑到一块儿商量。

老村长先开口:

“大伙儿说说,咱咋选?”

有个村民接话:

“要我说就当普通农户。”

“真当了部曲,还不得被人当牲口使唤?”

另一个村民直点头:

“可不咋的!”

“咱河西村现在日子又不是过不下去,照老样子挺好。”

其他村民七嘴八舌地讨论,也都是这个意思。

老村长琢磨了下,拍板说:

“成,那咱们村就当普通农户。”

他哪知道,这个决定让整个河西村后悔得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