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暗流涌动。茶馆酒肆中,仍有人低声议论;书院之中,学子们私下传阅各种新知;码头集市上,商人们交换着远方的消息;
而那些受了委屈的百姓,则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不满——有的写状子告御状,有的写匿名信张贴街头,更有甚者,暗中勾结江洋大盗,滋扰地方。
为了安抚民心,各地官府开始采取怀柔政策。或是开仓济贫,或是暂缓征税,或是修桥铺路。
一些开明的官员甚至组织义学,教授百姓读书识字。然而这些措施收效如何,却也是见仁见智。
某日,一位老吏目来向虾球汇报民情。说起近来的种种乱象,不禁叹息:\"大人,这世道,是越来越难做了啊!\"虾球站在官邸的高处,望着远方的星空。
他知道,这个世界正在剧烈变化,而他和他的官员们,也不得不随之改变。星光闪烁,恍如天幕,映照着这个动荡的时代。
一年之后,当虾球再次召集官员观看天幕时,他们发现,那些曾经让他们惊诧的变革,如今已经司空见惯。
这个世界,终究在不断地演进,而他们,也在这浩浩荡荡的历史长河中,扮演着自己的角色。至于这些政策最终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恐怕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
---
寒意初退,梅香渐浓。虾球府邸的后园里,一株老梅正绽放着最后的花朵。官员们陆续抵达,脱下裘衣,谈论着近来听闻的种种消息。
\"这瘟疫可不是小事啊!\"一位刚从江南回来的官员神色凝重。天幕随即显现出摩德纳肆虐的流感和拿骚的霍乱疫情。
更令人忧心的是,越南的霍乱已经开始扩散。御医院的官员立即提出建议:\"必须严加防范!当年万历年间的瘟疫,整个江南都遭了殃。\"
工部尚书插话道:\"拿骚倒是果断,直接划出隔离区域。我们是不是也该效仿?\"兵部的一位郎中却提出异议:\"隔离容易引起民变,当年松江府隔离时,差点闹出大乱子。\"
刑部侍郎沉声道:\"疫病当前,宁可得罪一时,不可贻害千里。该隔离时就要隔离,该管制时就要管制。\"大理寺少卿补充:\"但也要做好安抚工作,派医问诊,送粥施药。\"
天幕转向西方,政治角力依旧激烈。法国打压英国在黑森-达姆施塔特的影响力,英国则在吕贝克反制法国,西班牙打压比利时在尼德兰的势力。
\"这些洋人还在争来争去,\"兵部侍郎冷笑,\"倒是便宜了那些小邦。\"
俄国笼络希瓦,换来一片善意。兵科给事中分析道:\"这是要稳定后院啊!北边有英国虎视,南边自然要安抚诸部。\"吏部文选司郎中赞同:\"怀柔远人,此乃上策。\"
尼泊尔欢迎西方人定居的消息引发一阵争论。\"引狼入室!\"有人斥责。\"却也未必,\"工部员外郎辩解,\"西人有不少技艺可取,若能为我所用,未尝不是好事。\"
虾球听着争论,不动声色。
奥地利逮捕克罗地亚烈士的消息传来,一位年轻官员感叹:\"这些求变之人,就像那春芽,压也压不住啊!\"礼部侍郎立刻呵斥:\"慎言!这等事关国事,岂可妄议!\"
美国的分离主义舆情让不少官员若有所思。\"这倒是有意思,\"户部的一位司务问道,\"前些日子不是还在扩张势力吗?怎么内里却起了这般波澜?\"
兵部侍郎解释:\"强权之下,必生反抗。这是自古以来的道理。\"
波斯的达尔弗农学院令众人侧目。\"这倒是新鲜,\"学士院的一位编修说道,\"专门教授格物穷理之学,还只收达官显贵之子。\"
\"波斯此举大有深意,\"一位通晓西学的詹事说道,\"既要学习西方之长,又不让这些新知识散播太广。老朱家当年设四夷馆,不也是如此?\"
虾球终于开口:\"诸位说得都有道理。天下之势,如这春寒料峭,看似依旧,实则暗流涌动。我等既要防患未然,也要与时俱进。\"
散会后,各部衙门夜不停歇。户部拨款设防,工部筑起隔离所,刑部严查流言,太医院组织义诊。一时间,官府上下都为防疫忙碌起来。
各地官员也不得闲。有的派人学习西医,有的组织义学,还有的暗中派人打探西方情报。一些开明的官员甚至建议效仿波斯,在京师设立新式学堂。
然而这些举措也引发了不少非议。保守派大员上书痛斥新政害民,特别抨击那些效仿西法的举动。街头巷尾也有人传说,这些新政是要断了古老的传承。
官府的应对更显严厉。抓人的抓人,查案的查案,打板子的打板子。各地监狱人满为患,典史们忙得不可开交。
然而暗地里,那些新思想却像春天的野草,到处滋长。
虾球在书房里,看着各地呈送的奏折,一声叹息。他知道,这个世界正在经历巨变,而他们这些老臣,能做的就是在变与不变之间,寻找那个微妙的平衡。
窗外,那株老梅的最后一朵花悄然凋落,而嫩绿的新芽已在枝头萌动。老梅尚且如此,这天下大势,又岂能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