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盐铁论衡(2 / 2)

诸葛亮不置可否,只是从袖中取出一物递给我:\"秦先生既通器械之术,或可参详此物。\"

那是一块精致的青铜零件,表面有精细的齿轮纹路,看起来像是某种精密仪器的一部分。

\"这是...\"

\"前岁于汉中所得,似是某种测算器械的残件。\"诸葛亮目光如炬,\"其制作之精,连益州巧匠都叹为观止。\"

我接过零件,心跳加速。这分明是齿轮传动系统!汉代怎么可能有这种技术?

系统突然发出刺耳的电流声,然后是一连串杂乱的提示:【检测到...滋滋...超前科技...警告...历史污染度上升...】

我强忍头痛,装作平静地研究齿轮:\"确实精巧。在下需要时间研究...\"

诸葛亮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亮期待先生高见。\"

他转身离去,宽大的衣袖带起一阵微风。我这才发现后背已经湿透。

刚走出府门,一队骑兵疾驰而来,为首的正是关羽。他翻身下马,红脸上一片肃杀之气。

\"秦先生,\"他抱拳道,\"关某奉命巡查广都,可同行一程。\"

我欣然应允。路上,关羽告诉我,广都盐井附近最近有山贼出没,劫掠盐工。孟达几次围剿都无功而返。

\"此贼不除,盐产难安。\"关羽丹凤眼中闪过一丝寒光,\"先生改良盐井时,关某当派精兵护卫。\"

我连忙道谢。关羽的关心让我受宠若惊,要知道这位傲气冲天的名将,可不是对谁都这么友善的。

行至半途,系统突然弹出一条新消息:

【支线任务更新:与关羽建立友谊(15\/100)。奖励:未知。失败惩罚:当众出丑三次。提示:共同战斗可大幅提升进度】

我差点从马上摔下来。这系统也太随心所欲了!那个15\/100的数值是怎么算出来的?而且\"当众出丑三次\"是什么鬼惩罚?

正胡思乱想间,广都盐场已映入眼帘。几十口盐井星罗棋布,上千盐工如蝼蚁般忙碌着。远处煮盐的浓烟遮天蔽日,空气中弥漫着咸涩的味道。

孟达已在场等候。这位后来叛变的名将,此时看起来恭敬有加。他详细介绍了盐场情况,对我提出的改良方案满口称赞,但我总觉得他眼神闪烁,藏着什么心思。

\"秦先生请看,\"孟达指着一口废弃的盐井,\"此井原是最丰产的,上月突然坍塌,死了六个盐工。\"

我走近查看,发现井口有奇怪的磨损痕迹,不像是自然坍塌。井下隐约传来水声,说明确实通向地下卤水层。

\"从此井开始改造吧。\"我下了决心,\"先清理井道,然后安装加固框架。\"

孟达面露难色:\"此井不祥,盐工们都不敢靠近...\"

\"某来!\"关羽突然开口,\"亲兵队中有善攀援者,可为先锋。\"

我惊讶地看着关羽。他竟愿意亲自参与这种工程事务?这与史书中那个骄傲自负的形象大相径庭。

关羽似乎看出我的疑惑,难得地解释道:\"关某年轻时曾随叔父经营粮行,深知民生多艰。盐乃百姓性命所系,不可轻忽。\"

这一刻,我看到了一个更立体的关羽——不仅是万人敌的猛将,更是体恤民生的长者。

日落时分,初步方案已经确定。关羽派了二十名精锐留下护卫,自己则连夜赶回成都复命。

临行前,他突然问我:\"先生可知《墨子·备城门》篇?\"

\"略知一二。\"我谨慎回答。

\"关某有一疑问...\"他详细描述了一个城防器械的结构问题,我结合现代工程力学知识给出了解答。

关羽眼中闪过一丝赞叹:\"先生之学,果然实用。他日有暇,当再请教。\"

看着关羽远去的背影,系统提示再次出现:【与关羽建立友谊(25\/100)】

我摇摇头笑了。看来讨论专业问题比拍马屁管用得多。

夜幕降临,盐场安静下来。我独自在油灯下完善图纸,突然听到窗外有轻微的响动。

\"谁?\"我警觉地抬头。

没有回应。但窗纸上分明映出一个模糊的人影,转瞬即逝。

我悄悄摸出瑞士军刀,屏息等待。片刻后,一阵脚步声渐渐远去。

是孟达的人?李邈的探子?还是...诸葛亮派来监视我的?

我吹灭油灯,在黑暗中静静思索。在这个群雄逐鹿的时代,技术改良从来不只是技术问题。盐铁之利牵动各方神经,而我这个突然出现的\"墨家传人\",恐怕早已成为某些人的眼中钉。

远处传来盐工们低沉的号子声,伴随着卤水桶碰撞的闷响。成都方向的天空被煮盐的火焰映得通红,像一块烧红的铁。

我摩挲着诸葛亮给我的青铜齿轮,思绪万千。这个时代远比想象中复杂,而我带来的每一分改变,都可能引发无法预料的连锁反应。

系统突然闪烁了一下:【历史偏离度:0.7%...计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