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汇聚的光团彼此之间似乎存在着奇妙的吸引之力,如同混沌的三体系系统一样不断的改变着自身的位置,彼此之间时而抗拒,时而贴近尽管混乱不堪,但却又共为一体。
黄玄素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三颗光球的运动,将他们运行的细节尽可能的全部纳入眼中,希望能从中看到一些推算出一些东西。
这次的变动来源主要就是因为三者法门之间形成了共鸣,有相互融合的趋势,但同时这种共鸣又不够强烈导致融合停滞不前。想要解决最好还是从三个法门本身下手,心境作为承载记忆精神的地方,这里的信息最为完善,也最有可能看到三个法门之间的直观关系,得到解决的方法!
这是他在刚刚三十秒钟迅速思考的结果,他出去可不是单单为了解决另外两个冬天的问题,同时也是为了脱离心境,腾出心神,更好的抓住问题的本质!
而现在他暂时解决另外两个丹田的问题之后,就赶忙回到上单田尝试从根本解决。
但这并不容易,因为这三者的共同融合引发的剧烈变动,导致黄玄素待在心境之中,就要面临情绪的考验以及理智的打断。
这牵扯了他近五成半的思绪,他只能用剩下的四成半心神尽可能的来推算、思考解决方法。
当然黄玄素也不是完全没有准备与依靠,他之前阅读那么多书籍可不是白读的!
那些书籍的记忆都被他刻入到了心境之中,作为这片土地与海水的基石。黄玄素只要站在这里,就能更好的回想出那些书籍内容的精要。
他本身的力量与境界当然不够,但是他可以凭借先贤的馈赠与遗留!
这些先贤虽然身处在不能修行的时代,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所总结出来的知识就没有任何的意义。他们身处的时代,虽然没有灵气来给他们修行,但是所谓的“大道”却依然存在着,虽然与现在的大道有所不同,但依然存在着重大的借鉴与参考价值!
更何况哪怕是纪元更迭,记忆与知识这种信息也是可以保存一部分,从而继续流传下去的特殊存在!只不过丧失了寄托之物的存在,这些信息往往离散于天地之间,只有有悟性,有大智慧的人才可以偶尔截取到一分。
凭借着这些先贤的知识与底蕴,黄玄素虽然不一定能够推陈出新,但是从中得到一些灵感与感悟,却是没什么问题的。而他现在所需要的就是一个触类旁通的思路,以及那一丝灵感!
这也正是他的优势,在可修行的时代,这些感悟与知识不可能被轻易的流传,因为每一份感悟都可以增长修行者的实力。
当然这也跟黄玄素现在所使用的修行方法主要以道为基础,而不是以修为为基础。
如果以修为为基础的话,“术”和“法”远远比“道”有效,人们会更加致力于研究更好的修行法门,更强大的修行术法,更关注灵气的运行奥妙。
这些“无灵时代”知识虽然仍然有所价值,但价值就远不如现在这般高了。
事实上,哪怕是黄玄素现在这种以道为基本的修行法,这些知识依旧无法直接转化成力量,只是给修行者提供了一个方向。
黄泉素的精神虚影站立在一块破损的石头之上,双目紧紧地盯着天上的光团,他口中不断呢喃。
当黄玄素在时间紧迫,又正好要思考难题时,常常会这样做。
“……《天地观》是引起这次变化的主要诱因,是否可以从它身上寻找问题……”
“……《四气调神大论》是所有法门中我最熟悉的一篇,修炼的时间最长,似乎可以从这个方向突破……”
“……我结合两门法门形成的形成的炼体法门最为简单,但在思考道理的时候反而派不上用场,不过其中融合的经验可以借用……”
“……天地,天地,关键还在于天地本身……”
天地这话题过于宏大,是人们所探讨的永恒话题,它并不是单单的指天空和土地,而是指这世间的一切,包含有日月星辰,也包含山川河流,自然也包括飞鸟走兽乃至人类。
几乎所有的法门中都包含了对天地的探讨,只不过探讨的角度有所不同。
黄玄素手中握有的三门法门自然也不例外。
“……是了,是了。《天地观》虽然提供的视角很是独特,但本质上就还是对天意的一种探讨与研究;而《四气调神大论》的本质上却是对天地阴阳变化与灵气运转的思考也就是天道运转奥妙。”
“那我的练体法又是代表什么呢?按照前两者的推断,我的身体岂不是代表着天地本身?”
这推论令黄玄素陷入了深深的犹豫、疑惑与思考之中。
身体怎么会是天地本身呢?天地与肉体的区别实在是太大了,那怕是最顶尖的修行者也只能说自己可以抗衡天地,也从来不敢说自己的躯体就是天地。
哪怕他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在体内开辟出一个小世界。
这是因为他们开辟小世界所需要的材料仍旧来自于天地之间,而且这些小天地之中往往会有一些问题隐患。
而且在之前的某一场授课之中,【青龙】隐隐透露出哪怕是祂,如果只有单独一个,也无法开创出一个“完整的天地”。
更何况是黄玄素这个草创的炼体法的呢?炼体法的本质,不过是通过种种方法来提升肉体的极限,这些方法中往往要涉及到灵气,而一旦离开了的灵气,那么许多的练体法基本都是在自残甚至自杀。
“……《天地观》本身的想法就已经有些大逆不道,但即使这样的想法,修行到最后,其中的法门也只是说我意如天意,而不是我意即天意……”
“……因此,我身即世界的想法对于我来说肯定是错的,但或许有所共通之处……”
天地之间道地有何奥妙?黄玄素苦思冥想仍旧想不到解答。
诸多先贤关于天地的看法不断在他的记忆中浮现。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天地氤氲,万物化醇
天行有常,不以尧存,不以桀亡.…………
其中最吸引黄玄素注意的一句乃是“天地与我共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黄玄素的直觉告诉他这句话就是破局的关键,但是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很好理解。
但这种直觉却永远无法转换成灵感,他依旧不知道到底该去怎样做。
“三者之间,前两者中都与这句话有所对应与反馈,尤其是我主修的《四气调神大论》,这虽然是医家着作,但同时也是道教经典。更何况道教脱胎于道家,道家说法也被称为黄老之说,这句话几乎是完全符合。”
“《天地观》与这一句同样联系较为深刻,本身也同样是向天地靠近的一个过程。唯一有所不同的就在于其中对于天地本质的理解,将生命看为感性,其它之物看作理性,认为天地存乎一心。”
“最重要的问题还是落在了炼体法门之上。这一道炼体与另外两者几乎毫不相干,唯有其中涉及到在内脏上炼制魂魄与情绪一道有所关系。”
“可是眼前的情景告诉我他们三者是相互关联的,咱们炼体法门和炼气法门之间也应该存在关系才对。”
炼体法门本来就是生命不甘于受到寿命以及本身的束缚,希望改变自身的资质进行演化得到的。
而《四气调神大论》中同样提及了长生之法,那就是顺应天意,减小灾祸,减少损伤。
这两者从根本思路上就存在一定的矛盾,前者为以天地万物之资淬炼己身,后者为顺天地之意,与天地共生之法。
“也就是说这三个法门还有第二个难点,除去天地之外,还有一个问题在于生命。”
黄玄素的精神虚影一阵颤抖,经过漫长的思考与博弈,他终于找到了破解局势的线索与钥匙。
“两个核心,一个是天地,一个是生命。不过生命本身也应该属于天地的一部分,按《天地观》中的说法来讲,就是天地中的感性部分,所以重点还在于天地,只不过生命才是了解天地的钥匙。”
时间还是不够,探索天地奥妙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哪怕红血丝所需要的内容量很少,同时也不是什么精髓部分,仅仅只是生命与天地之中的偏门,思考如此多,依旧让他失去了很多的时间。
如果不是在心境之中属于精神意识的领域,时间在这里的意义被削减了,而相对的加快了黄玄素的思考速度,但今晚如此推就耗去了大约七成多的时间,只有三成的时间让他去寻找。
然而,尽管黄玄素通过不断的摸索,逐渐找到了一些头绪,也找到了关键的要点,但是麻烦的是,这要点偏偏是他最不擅长的生命领域,更何况这要点还要和之前的天地相连。
更重要的是,在生命这一道上,他最大的倚仗——先贤的知识与传承反而帮不了他多少。
黄玄素的精神虚影不断抖动,海量的信息汇入其中,东方青阳所传授的诸多古籍与珍贵知识,在黄玄素的心中碰撞,开始不断地辨别、理解、运用、尝试,但却始终收效甚微。
生命是一个万分宏大的课题,不单单只包含人类,还有诸多的妖兽,之前所提及到的精魅,还有与神明紧密相关的精灵、魔鬼与神兽等等。
也正因如此,出于对于更强大的体魄于力量、更长久的生命的渴望,无数的天资卓越之辈在这条道路上奔跑开拓,研发了出了种种技术,积累了无数经验。
然而无论是炼金术中的贤者之石、瓶中小人,亦或是炼丹术中的九转金丹,精气神三丹法,甚至是现代医学,却始终都没有达到理想中的目标,触及到生命的本质,实现人们的梦想。
哪怕传说中的仙人,也有天人五衰,哪怕佛陀,也有寂灭之时,就连已经死去的鬼魂,都可以算作是活的东西,被再一次杀死,直到彻底消失于世界之上。
直到现在,黄玄素唯一能确定不死的,只有神明,但是用祂们的话讲,祂们这种程度的永生不死,对于生命来讲没有任何意义,也没有任何的借鉴价值,因为祂们没有活过,从来没有活过的东西自然也算不上死亡。
虚幻的翻动书页的声音在心境之中回荡,伴随着山体轰塌的巨大响声,形成了凄丽婉转的乐曲。
黄玄素正在迅速的浏览脑海中的知识,但同时也在不断的否定着这些知识的用处。
不是说这些知识没有价值,而是这些知识所指出的道路是残缺的,并不完整,虽然颇具潜力,但就连大纲都算不上完整,只能说有一个核心思想。
而黄玄素现在需要的是一条完整的道路,能够将生命整个涵盖在其中,简单精炼的概括出生命的所有要素,并且,最好还能与天地相互关联。
并且这些知识本就艰深,黄玄素怎么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全掌握,提炼出其中的精髓?
之前关于天地的阐述是一代代先贤费尽心思创建出来的,方向严谨,内容充足,语句都有提纲挈领之效,可以被称之为“天道”。
而关于生命的知识,单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他们始终只是技术,法门,虽然博大精深,却欠缺那最后的本质。
其中部分小的技术可能已经技进于道,可以被称之为丹道、医道,但整个大的框架却没有没有达到“道”的层次,也就是“生命之道”。
“可惜了。”黄玄素长叹一声,他的精神虚影再度崩溃。
然后他的视觉就已经重新回到了现实之中,散落的棺材,破碎的土地,凝结的冰霜以及不断流淌的鲜红血液。
这些血液的来源不是别人,而是黄玄素自己。他能感觉到浑身的骨骼已经出现了裂纹,如同瓷器破碎一般的声音在他的身体内部回荡着。
之前不知道什么原因出现在身体上的鲜红纹路,此刻如同伤疤一般破裂,露出内部鲜红的肌肉以及无数的鲜血。
伴随着鲜血涌出的还是黄玄素体内的灵气,他已经离死不远了。
黄玄素对于死亡并不陌生,甚至可以说是熟悉,如同一位陪伴自身多年的朋友,他对于死亡有着丰富的经验,无论是他杀还是自杀,亦或者是意外。
毕竟在他还有心理疾病的时候,他单单是自杀就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