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混战序幕(2 / 2)

第一阶段每一个可以控制一只鬼,扩宽自己体内的经脉,迅速修行。第二阶段可以操纵十八只鬼,作为自身主要的攻击手段,最高阶段便可控制九九八十一只鬼。

这些鬼与自身的心意相通,几乎都是本命鬼,在这一点上要远超其他同为鬼修的修行者。

这是以牺牲强度,换取更广阔的操纵能力与承载能力,所以哪怕才第二阶段,他就能同时操作十八只鬼魂。

到了后期,这些鬼魂将进一步凝练,缩小体积的同时提升战力,同时如同鬼王一般具备趋势鬼魂的能力。最后形成的是汹涌的鬼魂虫潮大军,鬼魂虫潮不死,则主持者不灭。

而且这些鬼魂的妙用还不止如此,在达到一定条件,例如恶念勃发,执念难清的情况下,它们可以实现附身,成为其他人的三尸虫,引发他人的心中恶念,并进一步控制其他人;或者寄生于其他人体内汲取生机,干扰功法的运转,如同人之九虫。

这一道残存的法门全称便是《三尸九虫恶死经》。

化身虫潮黑雾之后,丰害就已经失去了肉体,只是灵魂存在于世上,在结束那座雕像,他可以短暂地窥探一些高层次修行者才能看见的秘密。

在虫群眼中,世间的色彩变得格外丰富,仿佛一切都变成了盛开的花海,散发着或恶臭或清香的气味。万物的形体都已经失效,墙壁已经无法再阻止他。

在那杂乱的丑陋而又炫丽的世界之中。他与它们看到了许多原本不存在的事物。

那一根如同黑墨般的丝线,一头牵扯着他,一头则牵引到了五重墙壁外的远处的一个走廊,丝线两头仿佛是杂乱的毛线团或者是随手所画的黑色涂鸦,包裹着对方与自己,将两者越拉越近。

黑雾蠕动,吐出由九个幽蓝色光点所组成的核心。

九个光点缓慢转动,以某种奇特的轨迹,如果黄玄素在这会直接发现那就是太阳系九大行星的运行图谱。

“九大行星”逐渐转动,到达了正确的位置,形成了一条笔直的直线,直直的指向那黄玄素所在的方向。一束暗淡的、不可见的光束,自“九星连珠”上飞射而出,击中了那条的黑色墨线。

墨线轻微的颤抖,然后从虫群开始逐渐虚化,仿佛消散在了世界之中。

而在五重走廊之外,黄玄素也同时感受到了异样,瞬间看向右前方,随后又低头看向胸口的位置。

“因果之间的关联与呼应消失了?”

“这是什么情况?你能不能解释一下。”

“因果的联系是很复杂的,无论是我或者是主体所了解的都只是浅薄的一部分,还是让主体来思考回答吧。”

黄玄素双眼闪烁了一下,似乎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念头在脑海中沸腾,迅速给出了答案与结果:

不是将因果直接抵消或者切断了,而是将之前的因果提前结清了,从而短暂的规避了因果之间的感应与牵扯吗?

在三天前,黄泉素经历了一次混乱,在那一次混乱中,他与刺客的鬼进行了一次交手,这就结下了一次因果。

虽然刺杀的结果已经结束了,但刺杀的结果作为了一个新的因,又可以引出新的果,因果循环,生生不休。

这一个行为黄玄素既是有意的也是无意的。

有意是因为黄玄素有意识的想要去尝试一下自己对于因果的把控能力与利用的方法。

不然当他察觉到这是一次刺杀的时候,他为什么不自己躲避,就是为了通过这一次短暂的交手,结下因果,并通过这个因果来进行一些操作,比如说寻仇,或者窥探对方的信息。

而之所以无意是因为黄玄素,这个举动并不是他所安排的,而是在察觉到刺杀的一刻,临时起意所做的。

不过在事后看来,这个行为是受到世界万物影响的,并非是偶然,而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的必然,是因果与气运牵扯之下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或者说这个举动是受到天意安排的。

因为在后续的行为中,黄玄素发现了这位因果的来源与自己身上的另一团因果融合了。

就是自己身上那一团如同毛线般杂乱的因果,这团不知从何而来的因果,在黄玄素刚刚降临到这一块特殊空间内时便出现了一定的异动。黄玄素提前进行了占卜与寻找得到的结果是会在盎虫的考场上遇到对方。

而巧合的是,黄玄素在弓术的考场与蛊虫的考场同时都遇到了一个人,那个看上去有些桀骜不驯实则心计深沉的修行者。

对方在观察黄玄素的同时,黄玄素也在观察他。

通过后续因果的反馈,黄玄素成功确定了这次刺杀以及造成自身异动的来源是同一个。

并且由此很自然的推断出,那个人身上藏着秘密,而且是一个与自己很关键的秘密。

再知晓了这一切之后,黄玄素没有第一时间逃离这个狭窄的空间,去到更加适合自己发挥的宽阔空间,而是果断的打算去,找到那个家伙杀了他或者同化他。

他的直觉告诉他那个人身上绝对有着某种东西会干扰到后续的一切,虽然他不知道那是什么,但是因果带来的反馈显示,未来那个家伙会产生足够的威胁性,而且那个未来就在短暂的一两天之后。

黄玄素首先通过主动的降低自身的精神稳定程度,让万物因果带来的牵扯对自身的影响加大,从而实现了对因果一定范围内的有限利用。

人在极端情绪或者精神情况不稳定的情况下,思考能力会下降,这个时候因果的牵扯力就会加强。

就比如说他之前去救亲友并不是因为他主观上真的想要去,而是因为在外界的压迫下清幽之前救助他,以及两个人同为穿越者的因果对自己产生的影响。

当然也有可能跟对方生负的大气运有关。

说也奇怪,理智情况下反而不容易被既定的因果影响,而混乱的情绪状态下,反而容易被既定因果影响。

在这之后,黄玄素凭借对部分阵法与规则的了解,利用这一类地形快速的找到直达通道,尽可能地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他之所以没有选择更加复杂的布置,一是因为时间紧迫,二是因为越是复杂的计划越容易失败,尤其是在对方情报不足的情况下提前布置反而是一种浪费精力,吃力不讨好的方法。

结果也确实如他所料,对方的反应速度很快,而且具备一些特殊的诡秘手段,哪怕是直接的刺杀都无法产生有效的危险,只能产生一定程度的破坏。

在事先不知道这些手段的情况下,采用复杂的布置反而很容易被对方反过来利用。

但这次的行动,黄玄素也可以算是成功。

他这次的行动有两个目的,个是在一定程度上检验自己对因果的利用效率,另外一个只是找到那个有过两面之缘的修行者,杀了他或者同化他。

第一个目的很明显,成功了,甚至可以说是,超乎预料的成功,他不仅知晓了自己对因果的把控能力,还知晓了因果的一些反馈机制。

比如说理论上来讲,他要找的是对方的本体,但却找到了一个分身,这是因为本体和分身是同等的,共享同一段因果。

而因果的返还并不是完全等价的,而是有一定可以操作空间的,是概念上的相等,而不是价值上的相等。

而第二个目的也不算失败,他已经在一定范围内成功的打破了对方的布局,未来的危险性下降了。

而且对方虽然截断了本体的因果,以一个分身来代偿,但这并不妨碍黄玄素去找剩下的布置。

因果的力量可不是他们这些小修士能够完全把握的。黄玄素也只是能看到因果,无法对因果进行干扰,只能扩大因果对自己的干扰。

对方肯定是通过某些方式借取了力量,实现了因果上的更改,但这样肯定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不仅得到了削弱,而且对方短时间内没时间来找自己的麻烦。

这很容易推断出来,因为从纸面实力上来讲,对方的实力应该与自己相仿,那他为什么要选择付出代价逃避?

呵,只能说明对方心里有鬼,因为某些不可见人的原因不愿意提前暴露。

黄玄素只要把握住对方的心理底线,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以较低的代价获得较高的收益。

他已经记下了对方布置的气息,通过阵法扩大的感知,他可以迅速的找到部分布置,并提前消除。

更何况因为之前的修行,黄玄素的感知能力以及预知能力又进一步提升了。

感知外物其实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对外部信息的收集,一个是对这些信息的处理,而对于黄玄素来讲,主要是信息的处理能力限制了他的感知能力,他的思考跟不上他的反应。

在第四阶段之前,绝大部分修行者思考问题所依靠的主要还是大脑。

而哪怕是修行者,从精神这个词可以看出,同时受到意志以及肉体的双重束缚。

意志决定了“神”的强度,也就是精神本身的质量,而肉体决定了“精”的承载能力,也就是通过大脑所能发挥出来的力量。

在肉体与抑制双方面的修行未到一定程度之前,修行者对自身思维的控制主要还是浅层次的运用,深层次的潜意识,以及更高维度的精神与意识基本难以涉及。

而化身雏形也就是人格分裂,所诞生的结果之一,便是能够有效的提升思维的强度。

从现实层面的角度来讲,就是多个人格共同思考,主人格无法主动的控制大脑暗中的思考与逻辑,但是副人格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干涉,毕竟他们“沉睡”的时候就属于潜意识的部分。

如果从神秘层面的角度来讲,任何智慧生命进行思考与智慧活动时所依靠的基本结构是“念头”,也就是最简单的想法与指令。

其中彼此契合严密的部分形成逻辑,构成了如山般巍峨的理智,而其中契合相对松散,结构相对紊乱的形成了如海般宽广的情绪,理智与情绪的结合便是意识意志,控制了人的一举一动。

单独一个意识要控制所有的理智与情绪很困难,尤其是情绪的部分,本来就相对混乱,但多个意识就不一样了。

多个意识相互分工协作,可以提高对意志意识的管控效率,进而提高思维的强度,以及对情绪的控制能力。

以黄玄素最主要的四个化身雏形书生,兵卒,愚人,苦主为例。

其中兵卒可以帮助黄玄素调控战意,杀意以及斗志,以及部分的怒意,可以有效的调控情绪流转的大致方向,让组成情绪的念头流动方向一致。

用它来进行思考战斗与动作方面的事情就事半功倍,同时可以有效的提高斗志,并且对情绪感染能力产生一定的抵抗。

而书生则针对求知欲,能够使念头沸腾,加速念头的生产与结合碰撞,新生更完善,更富有创新含义的念头与思维,对于学习以及谋划方面会更加有所帮助。

愚人与苦主,则一个针对情绪,有效的把控自身的贪欲、痴迷、执着与悲伤、愤怒,防止情绪过大;另一个这可以加强念头的固化,对念头进行筛选排除,从而做到提升专注能力,排除杂念。

当然这样做也会产生副作用,其中最明显也最危险的情况就是主仆异位,喧宾夺主。

因此修行者的化身的数量往往都有限制,以维持自我意识的稳定,或者干脆不产生化身,只修真我。

但黄玄素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万物皆是我,我存于万物之中,他的自我意识足够强大,或者说他压根不存在自我意识。

他需要面对的是另外一种情况即人格失控,化身独立。

就像一个木偶师在运动木偶的时候,木偶受他的控制,但同时他自身也被木偶进行了一定的牵制。

精神与意识领域的修行,就是掌握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主观的掌控主观,本身就很容易迷失于其中,引发心魔或者说执念障。

而化身相比于主人格要更加的纯粹,迷失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黄玄素的愚人化身就是类似的情况。

黄玄素本身没有任何的问题,情绪与欲望的控制。他做的一直很好,大部分情况下不会受到这方面的影响。

但愚人这一个化身雏形在形成的过程中它几乎代表了黄玄素的绝大部分情绪,而相比于理论,情绪更具备感染性,它的迷失概率是最大的。

也正因如此,黄玄素一直在对这个化身雏形进行后期的修改与温养,主要用的还是佛门功法,毕竟他们在化身上比较擅长。

比如说,佛教五种禅法中的“不净白骨观”以镇压贪欲,“慈悲观”镇压嗔怒。

也就是渴望把握一切的贪,以及毁灭自身以及其他一切的嗔。

不过这些并不能给他造成修为上的提升,毕竟他所修行的修行体系兼容性不强,【佛念】的功法无法融合进来。因此所得到的效果只是像凡人一样,得到境界上的提升,加强自身的化身的稳定性。

站在原地思考了一下,中国书生与愚人两个化身,推算对方的心理预期,估计能容忍自己再破坏3~4个,再多就不行了。

而且还要考虑到对方既然在这里有行动,就说明他认为可以瞒过那些监察者。

虽然对方没有明说,但聪明人都不会认为这里是法外之地,肯定有一堆人在这里看着。

当然用“瞒”这个词可能不太恰当。他们是被直接传送进来的,王家这么不可能这么愚蠢,进军营中不进行检查。

这些东西与手般估计就是有一定实力,但又无法危害到那些高高在上者,让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过去了。

当然也有可能强到离谱,让监察者都没办法察觉,不过如果是那样的话就不用考虑了,进是死,退也是死。

确定好了大致的方略。黄玄素开始动身,接下来的混战时间还很漫长,他不仅要去处理那些布置,而且估计还要对一些人下手,将他们提前踢出局。

黄玄素可没有什么仁慈的心理,杀的人是好是坏他压根不在乎,除非在极端情况下,受到因果的牵引或者是气运的干扰,否则他可不会手下留情。

这个混战的序幕才刚刚开始,死的人不差他手下的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