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噜咕噜,滚烫的水流散发出阵阵白气,如同天边的云雾。
古朴的紫砂茶壶倾斜,如瀑般的水流冲入了茶汤之中,那白色的浮沫涌起,在茶筅的搅动之下,犹如山水波纹在晃动。
清新而苦涩的茶香缓缓弥散开来,让图书馆内的树木生长得越发旺盛。
东方青阳把玩了一下手中的古董茶杯,将茶水随意的倒入口中。
不需要任何的品尝与分析,那些茶水在瞬间就化作了奔涌的信息流,从生长,采摘,加工再到刚刚的冲泡,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角度,所有的信息都被这位神明在人间的化身所洞悉。
这也导致了他无法分辨出这杯茶的味道是好是坏,毕竟对于这个世界上来说任何存在都是正确的,用好坏美丑甚至是对错都无法分辨,除非无法看到真正的世界。
但对于神明来讲,这并不是一件好事。
作为这些活过了无数纪元的无生无死之存在来说,祂们时刻保持着近似于全知的视角,这种被动祂们无法关闭,这导致祂们得不到任何的享受与反馈,无聊的活过一个又一个纪元。
陷入一场又一场的长眠,经历一次又一次复苏与归来,以及永恒不息的争斗。
“唉~”东方青阳长叹一口气,在这看守的过程中,他已经尝试过无数种娱乐活动,虽然这些活动无法带给他所谓的粗浅的“快乐”,但起码能打发掉一些时间。
但是作为神明,衪们天生的特质使祂们具备了能够洞彻一切的奥秘能力,只需要短短几个呼吸就能达到无数天才奋斗几个世纪才能达到的效果。
古典音乐,油画水墨,诗歌甚至是刺绣,东方青阳都轻松的就达到了巅峰,甚至超越了那些巅峰。
这个纪元的所有智慧生物都继承了上一个纪元甚至更久之前的部分信息并在此之上发展出了一些全新的东西,不过遗憾的是,依旧没有给东方青阳带来太多的乐趣。
他开始思考那些家伙到底什么时候再进来一次。
凭借他对那些家伙们的理解,他们不可能放弃收容或者关押自己,理论上来讲他们也不应该只有那么多手段。
能和桃花源相连的时空没一个是简单的,按照底层的神秘学规则,对方那里肯定藏有什么重要的东西,也必然是神明眷顾之地。
虽然因为【星辰】与【帝夋】的影响,宿命的权柄已然缺失,但通过对已知信息的计算和对未来的观测,东方青阳依旧具备极强的预知能力,这个时候他们应该派人来了才对。
“咚、咚、咚。”
意料之中的敲门声响起,声音平缓中正,跟之前那群特遣队员们的急促与强硬截然不同。
在东方青阳的授意之下,大门无风自开,周围的树木也改变自身的形态,形成了拱形的回廊,让那位前来拜访的中年僧人有一条前来面见【青龙】的道路。
那位中年僧人内里穿着棕黄色的僧人常服,外罩茶褐色的袈裟,头上戴着斗笠,脚上穿着木屐,无一不是十分简朴。
唯一看上去有些华贵的只有胸口合十双手中的佛串,像是用黄水晶或者是琥珀做的,上面有着浓厚的时光积累,不知道伴随着这位僧人多久,带有一层肉眼可见的温润光泽。
“无量佛陀。”
僧人见到大门打开,躬身低诵了一声佛号,声音不大,但浑厚安宁。
随着僧人的行走,不知道从何处诞生的黄沙从袈裟上滑落,在地上留下一道黄沙痕迹。
大门距离东方青阳的椅子只有十米远,但不知道为何这位僧人足足走了三十分钟,明明这位僧人身材高大,接近有两米,每一步也是正常幅度,但却硬生生的耗费了如此多的时光。
待到距离东方青阳还有五步远的时候,僧人摘下了斗笠背在背后,再度躬身行礼道。
“无量佛陀,施主好神通,小僧阿难有礼了。”
东方青阳正眼看了看他,目光中有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斗笠下的面孔有些干瘦,外貌特征介于华夏人与中东人之间,算不上英俊,看着像个老实人,光秃秃的脑袋上有着老旧的香疤以及伤痕。
“坐。”
东方青阳话语中没有任何的起伏:“喝茶吗?”
伴随着东方青阳的询问,茶壶壶嘴中再度升起白色水汽,桌子上凭空多出来一个茶碗,僧人背后也凭空多出来一把木椅。
“有劳施主了。”
僧人倒也不客气,一屁股坐在木椅上,提起茶壶倒了一碗水,捧起茶碗,一饮而尽。
喝完还不忘感叹道:
“好茶。”
东方青阳嗤笑了一声:
“你根本品不出茶的好坏,说什么好茶。”
那僧人倒也不恼,保持着微笑说道:
“小僧与施主您萍水相逢,素不相识,施主愿给我一碗茶,结下一份善因,自是好茶。”
东方青阳哼了一声,眉眼中似乎有些不快。
“你认识迦叶吗?”
阿难愣了愣,不知道对方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仔细想了想后回答道:
“小僧未曾听闻。”
青龙转过头去,视线穿过层层的树林,望向那巨大的落地窗户,不知道再看向何处。
僧人阿难见状,眸光闪动,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和东方青阳一同沉默了半响,周围呈现出一种尴尬而诡异的沉寂,只有那些树木在无风自动,轻轻摇摆。
最后僧人阿难率先开口:
“小僧此次前来,有一事相求,还望施主能听小僧一言。”
东方青阳笑了一下,像是听到了一个笑话,没等对方说完,就反问过来。
“你们这些练佛念的真有够麻烦的,苦修身,参枯禅,解冤仇,积因果,报宏愿。试图从不自由处寻自由,以实求虚,归于神秘。”
“不过凭你的境界早就不需要这些过程了,又何苦来自找麻烦?何况那些家伙对你的态度恐怕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僧人阿难依旧保持微笑,那微笑平静温和,端庄而又令人感到亲近,有种难以言喻的美感。
“施主话可这么讲,但小僧却不敢苟同,小僧修行求心中菩提,如今千万人受灾劫所迫,小僧怎可不顾,而舍小僧一人以救天下,实乃大善。”
“那你也应该看到了那些具备异常的其他生命,那些家伙们是如何对待他们的。”
僧人阿难叹了口气,话语中带着一种怜悯与坚定:
“对此,我亦不忍,亦曾劝诫多次无用。然而佛有低眉之心,但亦有怒目之举,以己之私心残害他人者本就难逃地狱,只可惜小僧佛法不够,无法渡尽诸生。”
青龙转回头来,金色的龙瞳之中燃烧着火焰,仿若金莲绽放。
“就知道你会这么说。归根到底基于人心的佛法,依旧不过是人心的光影,难逃野兽的樊笼。”
僧人阿难摇了摇头。
“人与野兽不同,人有心有识,能辨善恶。”
青龙“呵”了一声,尽管表情没有改变,但作为人类,能本能的感知到不屑与俯视。
“人类所谓的智慧不过是取巧罢了,从未能真正改变过什么。你们佛念在智慧上走的最远,应该明白这个道理。”
“凡人啃食草木血肉,修行者吞吐天地灵气养育生机,哪怕修行到了如你这般境界,依旧要养护培育自身的概念。血肉生物,灵气生物,哪怕是概念生物,归根到底依旧无法摆脱生命。”
“你们一边,要断却烦恼心,斩灭三尸,要体同大道,渡尽七情六欲,但同时又无法摆脱人之一字,最后天人交战,缺乏最后一步的道路。”
“最后成就,无论是仙圣,还是佛魔,香火鬼神亦或者山海大妖,大巫,乃至科学家(大法师),都无法成为神明,始终在为自我与他人束缚,关键是你们曾破开了自我,又重新选择另外一个自我困住了自己。”
僧人阿难低垂眉不语,手中的佛珠不断的转动,足以体现出他内心的混乱。
对方只是普通的说话,但对方作为神明,本身位格带来的自然影响对于他们来说却是无比的巨大的灾难,哪怕对方是无心之举,甚至是满怀好意。
尤其是他们这些修行高深的修行者,仅仅只是听到就产生了疯狂的想法。
修为境界越高,面对神明,就越容易失控。
因为普通人面对神明,只是对力量的渴求,对身份的敬畏。
但这些修行者,尤其是这些走到极限的修行者清楚的知道他们和神明之间的差距到底在哪里,那并非力量,也并非境界。
而是一种本质上的区别:
神明因残缺而圆满,其他者因圆满而残缺。
这也导致了许多修行者不会愿意主动去寻找神明的麻烦,这会干扰他们自身的道路与状态,推动他为成为“自我”的傀儡。
在这之中,巫与佛念的修行者体现的最为明显,受到的影响也最重,不过前者在这一点上不太在乎,而后者最不容易受到影响,同时也最容易受到影响,毕竟一念成佛,一念成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