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亮白的光球逐渐坠落,纯白的天空逐渐暗淡,在那微弱的光芒下,这个本身就由画与空间所铸造的世界越发的虚假,同时也越发的美丽与梦幻。
暗淡的夜空再度亮起了全新的光源,某种极端庞大的阵法发挥了作用,由灵气所汇聚而成的月亮与群星开始闪烁,那些草木也在灵气的调控之下开始了夜晚的活动。
伴随着这宏大的灵有规则的运动,天地间的阴阳开始轮转,酉时已过半。
黄玄素也从那座揽云楼中走了出来结束了一天的功课,在白色光线的闪烁之中,回到了自己的囚笼与房间。
他没有去食用那些桌子上的食物,这些食物每日由阵法运作,按时的浮现在他的房间之中,对于他这个阶段的修行者来讲,虽然凭借灵气滋养身躯转化能量不至于被饿死,但也还没能实现完全的辟谷,依旧会有正常人的饥饿感。
为了不让这种饥饿感影响自己的修行,正常的修行者会像正常人一样,隔一段时间就要摄入一些食物,以此来安抚自己的识神,进而保持元神的清静。
黄玄素已经有三四天没有进食了,不过他本身就足够清静与坚韧的精神让他能够正常的修行与活动,不至于被普通的饥饿所麻木。
但同时他也没有像往常一样放空自己的心神,立刻进入自己的修行状态。
对于人类这种修行者来讲,每天早晨的早课是逐渐清醒,精气神三者与外界交感逐渐强烈,蓬勃发展开始一天,而晚上则是逐渐平静,精气神恢复安定状态,消化一天所得,从而达到纯粹与沉淀,两者都是修行的关键时候。
而对于黄玄素来说,早课与晚课几乎已经成为他的习惯,虽然每天的时长并不一定固定,但都会有这个过程,来稳定自身的状态。
此举是为了顺应天地间的阴阳变化,就像他顺应四时调节身躯一样。
但此刻黄玄素却违背了这个习惯,他的神情罕见的有些疲惫,脊背有些弯曲地盘坐在蒲团上,没有保持习惯性的端坐状态,黄铜灯也跟他的状态一样椅靠在桌案边旁,险些掉落。
手中从揽云楼中借出的书籍也被他随手甩在眼前的书案之上,没有公整的放好。
黄玄素微眯起了眼睛,嘴唇蠕动轻声说了一句:“我有些累了。”
而回应他的只有从黑暗之处传来的安稳呼吸声,王耀祖似乎还在沉睡。
或许还有一些虚幻的躁动,那些从他精神与知识中分裂而出的化身雏形没有回答,但当他们听到的时候,仍有下意识的动作比如说眼神的运动,虚假呼吸的变化,带来了虚幻的响声。
黄玄素看向桌上的书籍,这些精致的棕黄色线装本在他刚刚的一甩之下,正面朝下的落在了书案上,摩擦了封面墨字的同时,边角也有了一些微不足道的褶皱,这在常人眼中看不出来,但对于感知力敏锐的黄玄素却十分明显。
作为爱书人士,黄玄素下意识的伸出手想将书籍摆放好,但动作却又仅仅只做了一半,双手就无力的塌了下来,搭在了膝盖之上。
黄玄素就这样怔怔地望着眼前的叠在一起的三本书籍与桌案,也不知道他在看什么,像是在发呆。
他回想着这三四个月来的种种,也很难说明自己到底为什么会感觉疲惫?
他困惑,也难以理解这一种疲惫,天地之法,执行不殆,顺应天道,遵循四气八正的他不应该会有疲惫这种感觉才对。
如果有,那就是修行还不到家,但他的修行明明已经过了那一关,天之杀不会让黄玄素走向虚无,也不会让他走向癫狂。
因为天地有一线生机,后患无穷,只要顺从天地,找到正确的方法就有可能逃生。
也正因如此,就连那躁动不已的生命之本能,也被他通过天人合一,包容循环,成为自身的一部分,他理应认清了自己。
认清到了渺小之存在对于天地的顺应,和对高大者的怨恨与渴望。他不是那渴望自毁与求死的脆弱者,也不是那狂妄到欲与天齐,雄心勃勃到改天换地的野心家与革命者。
他只是个普通人,普通的是跟这天地世界一样,是这天地的一部分,好也是他,坏也是他,恶也是他,善也是他,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
同样也化万物而无其形。
所以我为什么会疲惫呢,疲惫本身不过也是自身循环的一部分,是过劳所产生的损耗,可在没有大量消耗的情况下,怎么会凭空疲惫?
外界的循环通我而过,内部的循环稳健而安康,不增不减,无论是五脏亦或是十二正经都安稳平静,没有异变,也不应会有疲惫与怠惰这种杂念丛生。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
那些来源于黄玄素却又具备一定的自我意识,半独立存在的化身雏形终于有了动作,书生的化身雏形和黄玄素本身一起与心中共同默念《清静经》。
来源于前世前辈的教导与经验在黄玄素的心中缓缓流淌,待黄玄素诵《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三百九十一字七七四十九遍之后,那胡乱动弹带来疲惫的识神人心,终于有了一定的安定。
神满则不思睡,神静则不思疲,神清则无忧,神高则无虑。
黄玄素稳定好心神之后开始搜寻了短暂的疲惫感的来源。
那是一种想要放弃一切,走入沉眠的感觉,这种感觉对于正常人甚至是普通的修行者来讲都没什么问题。
但作为修行医家法门入道的修行者,同时具备看到因果关系的能力者,黄玄素认为自己有必要找到那个原因。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疾病往往发源于微弱不可见之症,修行的阻碍也往往坏在那些微弱而不知的细微之处。而优秀的医生必然在刚刚有症状之时便已诊断治疗,以最微小的动作换来最好的成果。
黄玄素左手轻挥,一阵无形的风吹动,居然令那盏博山灯中的火焰微微的颤抖了一下,金色的光辉摇曳如同流水在光明之中勾勒出了奇异的画卷,画卷上是黄玄素的身影,在他的身旁,是清幽,也有龙溪与墨得城。
如同电影的胶片一样,画卷开始了运转,上面的人物开始移动,这是之前所发生一切的记录。
作为持灯使黄玄素可以间接的运用这件灯盏法器,行驶持灯使权力,回望过去那些与他接触并且进入过揽云楼的人。
在常信一番讲解之后,包括黄玄素在内的几乎所有人都各有收获,有的人选择回到自己的居所,静默闭关消化这次的所得,亦或者修行到了关键处要明确自身道路。
而有的则跟随着黄玄素来到了那座高耸入云的揽云楼,这其中包括黄玄素所认识的清幽,龙溪以及那个藏有大秘密的墨得城,在这一路上他们之间都没有任何的交流。
他们的目的是使用每月一次的权力从揽云楼中借阅一本功法秘籍,而作为持灯便的黄玄素则掌握着进出记录的责任。
这是个很清闲的职责,只要黄玄素不刻意针对那些人把他们所想要的书特意藏起来的话。
更准确的来讲,真正负责这个责任的是黄玄素手中的那盏黄铜灯,他是持灯使,他负责的就是持着这盏灯作为代理人来把控这作揽云楼。
当黄玄素拿起那盏博山灯的时候,那盏灯就通过某种方式将这些权利与义务灌入了他的脑中,仿佛这些信息与身份是黄玄素本身的一部分,而不是后天所成为的。
这种过于玄妙的技巧令黄玄素甚至怀疑自己已经被初步夺舍了,不过他并不在乎,因为自己就算想也想不出什么办法,有了办法,也没有那个能力执行。
这不是令他产生疲惫与困惑的缘由,他已经能够认识到自身的渺小,不会因此而生杂念。
流动的金色光芒继续运转,画面纷承。
在黄玄素或者说博山灯的许可之下,他们成功进入了揽云楼清幽跟黄玄素当初进入时一样露出了震撼的表情,而龙溪一脸平静,墨得城则依旧高傲。
这很正常,清幽未曾见过揽云楼,只听说过一些传闻。
而另外两者,从穿着上就可以看出他们所具备的高度与眼界,自然不会感到多余的震惊。
莫得城,进入到了揽云楼中,立刻离开了黄玄素,立刻开始爬楼梯,他似乎有很清楚的目标知道自己要找的书籍在哪个位置。
黄玄素则不紧不慢的跟上去,他也需要从这里的书籍中汲取一些知识,同时也有记录对方拿走哪一本书籍的职责。
不过他没有像墨得域一样立刻直奔高层去那些包含真正术法知识的前八十一层功法层。
而是晃晃悠悠的在这里走马观花,这是因为底下的这些书籍虽然不含有真正的术法知识,但却可以相当于上层书籍的目录与批注,从中大概率可以推断出自己所需要的书籍到底是哪一本。
而上层的书籍虽然蕴含真正的功法奥妙,但大多却不允许随意翻阅,只能借出之后,由指定借出者自行翻阅,并且一个月之内必须归还,如果直接去拿多半找不到自己所需要的书籍。
不过总归也有些特例。
“墨家世代以来就是王家治下的附属家族,他们祖传的功法除去部分的核心经典之外,剩下的术法大部分都在这一座揽云楼中有抄本记录。他肯定已经被告知了自己最好选哪本书,在哪个位置。”
黄玄素转头看去,正是跟在自己后面的龙溪在出声解释,他虽然依旧带着那副轻佻的笑容,但黄玄素却觉得他似乎生怕自己不知道对方的举动。
这令他感到了一定的困惑,同时他转过头的时候,也发现自己名义上的弟弟清幽,跟在自己的后面依旧低着头默不作声,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黄玄素手指顿了一下,令这些光影景象短暂的定格,但很快又恢复流动。
那时的他突然有了一种预感,对方之所以如此的原因,估计对自己很重要。不过当时的他亦或是现在的他都没有把这个当做是主要原因。
画面上的人影继续向上攀登,清幽低着头,沉默而迟缓,黄玄素持着灯,稳重而端庄,龙溪则挥洒着衣袖,潇洒肆意。
不同于不喜欢说话的清幽和黄玄素这对不太熟的“亲兄弟”。刚刚没认识多久,龙溪反而自来熟,开始给兄弟俩做出了介绍,好像他才是负责管理这座楼的,而不是黄玄素。
“这座楼呢,一共有一百八十二层楼,和周天八野星辰之数,本身便是一座强大的阵法,房内的书籍浩如星海,看似普通,但实际每一笔一画中都有留下的手段,必要时不仅可以直接当做一尊强大的镇妖塔,还可以用来进行庞大的推演之术,探索大道前路。”
“这第三层摆放的书尽数是工匠书籍,也就是机关术,不过是些基础的内容,是前些年刚收集进来的,听说人族皇朝那里出现了一批很厉害的机关修士,这些书籍,有图有画的,比单纯的功法有意思多了。”
“这第十二层摆放的是刀法感悟,不过都是些没什么意思的刀法,练来练去也就越来越快,越来越利,没什么好看的。”
“你也是用剑的,这几层都没什么好看的,妖族中用剑的人少,用刀用锤的人倒挺多。”
“这一层又是机关术,颜色都挺鲜艳的,看样子是新本,有时候又找过来看看……”
黄玄素在一旁侧耳倾听,尽管作为正牌的图书管理员通过手中灯的权限,他可以清楚的知道每一本书在哪个位置。
但自己知道跟听别人讲,对他来说是一种别样的感受,那是另外一个人眼中的世界,熟悉而又陌生,尽管是一样的表达,却有不同的意味。
他们在龙溪的引导下向上行走,逐渐走到了真正的功法楼层,前方也来了下楼之人。
墨得城有些不太愿意的伸出了手中那本封皮书页尽数漆黑的书籍,书皮表面淡紫色的墨汁如同纤细的花蕊,勾勒出了一串蜿蜒扭曲的花体字符:
《幽门螺旋鬼都秘录》。
光影停留在此刻,画面中的黄玄素眉毛不动,安稳自若,画面外的黄玄素却眉头紧皱,似有焦急之情,恍若两者。
幽门者,鬼门也。在无比悠远的过去,世界与天地还没有如此的支离破碎,依托于完整的天地,存在九道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