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引擎轰鸣中的温柔陷落2(2 / 2)

\"重新设计导流罩,增加散热面积,同时改变材料。\"程昱调出几张草图,\"但这需要修改车身结构,会影响空气动力学...\"

\"做。\"黎璃斩钉截铁地说,\"我要看到原型。\"

程昱愣住了:\"不需要先做模拟测试吗?\"

\"时间不等人,教授。\"黎璃已经走向门口,\"赛季前测试下周开始,我要新车能上场。\"

程昱看着她的背影,第一次真切感受到赛车世界的快节奏与高压。这与学术圈的深思熟虑截然不同。

当天下午,程昱在维修区观察技师们工作。他们动作娴熟,但很多操作在他看来缺乏系统性。他忍不住上前指导一位正在调整悬架的技师。

\"这个角度再偏半度,可以增加出弯稳定性。\"

技师抬头看他,眼中带着怀疑:\"我们一直是这样调的。\"

\"但根据动力学模型...\"

\"嘿,书呆子,\"一个声音插进来,\"别用你的公式打扰实际工作。\"马克走过来,手里拿着头盔,\"赛车是艺术,不是数学题。\"

周围的技师发出轻笑。程昱感到脸上一热,但他坚持道:\"艺术也需要遵循物理定律。\"

\"让他说。\"黎璃的声音从后方传来。她刚结束一轮测试,赛车服上沾满汗水和油渍,却显得异常生动。

程昱拿起一个零件,尽量用简单的语言解释他的观点:\"目前的调校在低速弯表现良好,但在高速弯会引发谐波振动,长期来看会加速部件疲劳。\"

黎璃看向技师:\"按他说的做。\"

马克皱眉:\"黎璃,我们没时间...\"

\"我说,按他说的做。\"黎璃一字一顿地说,眼神锐利如刀。

测试结果证明程昱是对的。修改后的赛车在高速弯稳定性明显提升,单圈时间缩短了0.3秒。

\"不错嘛,教授。\"回程的车上,黎璃罕见地称赞道,\"看来你不只会纸上谈兵。\"

程昱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景色:\"基础物理学而已。\"

\"明天有媒体见面会,你需要出席。\"黎璃突然说。

程昱转过头:\"什么?\"

\"你是车队新引进的'秘密武器',\"黎璃嘴角勾起一抹笑,\"当然要亮相。\"

程昱刚想拒绝,黎璃的手机响了。她看了一眼,按下接听键:\"周教练。\"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低沉的男声:\"听说你找了个大学教授?\"

\"他很好,\"黎璃简短地回答,\"解决了我们一直头疼的高速弯问题。\"

\"别太依赖理论派,\"对方说,\"赛车是血与火的游戏,不是黑板上的公式。\"

黎璃看了程昱一眼:\"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挂断电话后,车内陷入沉默。程昱忍不住问:\"你的前教练?\"

\"周伟,带我从卡丁车到职业赛。\"黎璃语气平淡,\"现在是我养父的商业伙伴。\"

程昱注意到她说\"养父\"时表情微妙的变化,但他明智地没有追问。

第二天,程昱穿着崭新的车队polo衫,不自在站在闪光灯下。记者们对这个突然加入的学者充满好奇。

\"程教授,您认为学术研究如何应用于赛车实践?\"

\"您从未参与过赛车运动,如何胜任这份工作?\"

\"有传言说您是通过特殊关系获得这个职位...\"

最后一个问题让程昱皱起眉头:\"什么传言?\"

一位女记者笑着说:\"圈内都在传,黎小姐很少对技术人员这么...重视。\"

程昱感到一阵恼怒:\"我是被黎小姐的专业态度所打动。赛车中的机械问题正是我研究的极端案例。\"

黎璃适时地出现,自然地挽住他的手臂:\"程教授是我们车队的重要补充。科学和技术的结合才是现代赛车的未来。\"

她的触碰让程昱身体一僵,但黎璃似乎毫不在意,继续应对媒体。程昱注意到马克在不远处冷眼旁观,而一位中年男子——应该就是电话里的周伟——正若有所思地看着他们。

发布会后,程昱独自走向技术中心,思考着如何尽快适应这个复杂的新环境。他没想到,自己平静的学术生涯会突然卷入这样一个充满竞争、流言和未知挑战的世界。

更没想到的是,那个将他强行拉入这个世界的女人,已经开始悄然占据他的思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