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阿尔托莉雅的直球进攻(1 / 2)

希腊带恶人 紫夜弦歌 2187 字 1个月前

阿尔托莉雅的直球进攻

血色荒原上,阴云低垂。</p>

曾经荫绿的草地,如今遍布焦黑的痕迹,变得枯黄残败。浓密的烟柱直冲天际,将天空熏黑。</p>

经由投石车发射出的巨石,四处散落。</p>

大大小小的陨坑周围遍布人类、巨人和妖精扭曲的尸骸,折断的长矛、丢弃的盾牌和散落的箭矢也随处可见。</p>

百余名肃正骑士从松软的泥土中找寻出被掩埋住的同伴尸体,将其投入燃烧的火堆。</p>

在火焰的炙烤下,死者的面容逐渐扭曲,血肉逐渐焦枯。风中满是蛋白质烤糊的焦臭味,令人作呕。</p>

面对眼前的场景,崔斯坦仅仅凝视片刻,便不忍地闭上了眼。</p>

被裹挟的流民没有救下,自己的队伍反而因这份“仁慈”折损了近七成,几乎全线溃败。</p>

这都是敬仰他、信任他、追随他的战友。</p>

结果,全都因他而死。</p>

倘若他在战场上足够果决,放弃那所谓的善良,一切本可以避免。</p>

至少,不会出现如此巨大的损失。</p>

“王,是我无能,请您责罚。”</p>

崔斯坦来到一人一马前,满脸羞愧地屈膝跪下。</p>

这一仗,他本来已经败了,自己和残存的骑士也身陷重围。</p>

本以为要就此死在战场上,没想到这位不懂人心的亚瑟王却在关键时刻赶到,救下了他和其余部下的性命。</p>

但没等马背上的阿尔托莉雅开口,从一旁走来的洛恩便探出脑袋,笑嘻嘻地说道:</p>

“王子殿下,别急嘛,气氛都到这儿了,先展示一下才艺。啊不,是慈悲,弹几首曲子,为死难的战士送送行?”</p>

崔斯坦,精通音律和诗歌,外号“多愁善感的骑士”,又名“悲愁之子”。</p>

而他的人生境遇,也的确符合这个称呼。</p>

父亲利瓦兰还没来得及和崔斯坦见面便战死疆场。母亲布兰什弗尔将他托付给利瓦兰的忠实属下罗亚尔,给他起名为崔斯坦之后便过世了。</p>

在那之后崔斯坦便作为叔父马尔科王的骑士侍奉他。</p>

崔斯坦作为一名优秀的骑士服侍着自己的君主——叔父马尔科王也对这名眉清目秀的骑士寄予了深厚的信赖。</p>

然而某一天,崔斯坦与一名叫伊索德的女子陷入了爱河。</p>

不,应该说是不幸坠入爱河。</p>

悲剧的是,伊索德正是马尔科王的所爱,马尔科王还发过誓要迎娶伊索德为妻。</p>

最终,马尔科王受到了嫉妒崔斯坦的朝臣们的蛊惑,让崔斯坦被迫离开了宫廷。</p>

这位落魄王子此后四处流浪,间歇性以吟游诗人为业,直到被凯发掘并招揽,才算正式改行,加入了圆桌骑士的阵营,成为亚瑟王阿尔托莉雅的封臣。</p>

但此时此刻提这些旧事,无异于在人伤口上撒盐。</p>

阿尔托莉雅瞪了一眼自己那蔫坏的老师,为自己的部下开脱:</p>

“梅林。请订正您的发言,也不要拿他的才能开这种玩笑。崔斯坦卿一直都是很认真正直的一个人,他的善良发自内心。只是这份感性和其余人比起来太过诗意,不太适用于战场,往往会成为束缚他的锁链。”</p>

“但在安慰异性的时候,他总能奋不顾身。”</p>

“…………”</p>

阿尔托莉雅无语,对自己这位老师的毒舌水平又有了新的认知。</p>

而听到之前被他诟病的上司,在外人面前如此维护自己,崔斯坦不禁有些无地自容。</p>

说什么亚瑟王不懂人心。</p>

这位陛下明明能清晰看穿每一个人的灵魂底色。</p>

只是,她比旁人更加明白自己想要什么,该做什么,需要付出何等代价。</p>

这份为王的睿智,这种为人的理性居然被自己看做不通世故的冷漠,自己真是愚蠢。</p>

崔斯坦想到一直以来,自己那些不经大脑的发言,更加羞愧。</p>

脑袋一热之下,他举起手上那把形似长弓又形似竖琴的神器——菲尔诺特,向阿尔托莉雅恳求道:</p>

“王,我太过愚钝,也太过自大,为此铸下大错,已经不配成为您的骑士。请允许我向您辞行,自此卸去十二圆桌骑士的职衔。”</p>

在原本的亚瑟王传奇中,这位武力稍弱于兰斯洛特的悲情王子,最后因为无法理解亚瑟王的言行而选择离开。</p>

而此刻,他却是因为自己的内疚和羞愧,希望独自流浪。</p>

阿尔托莉雅见此情形,神色一肃,道:</p>

“崔斯坦卿,如果你的仁慈是如此易碎且软弱,只是因为稍许的挫折,便如沙漠中的鸵鸟般缩起脑袋,半途而废,那么你所行的,只不过是种自我满足的伪善。唯有尽快终结这场战争,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尽快实现不列颠的统一,才是人世间的大爱!”</p>

听到这振聋发聩的声音,崔斯坦愣在了原地,脑内掀起滔滔巨浪。</p>

过了许久,他幡然醒悟,以惭愧而虔诚的姿态跪拜在自家君主的面前:</p>

“王,感谢您的教诲!我将成为您的剑与盾,为您重铸不列颠的荣光!”</p>

这一次,他的回答字句铿锵,心悦诚服。</p>

阿尔托莉雅点了点头,声音敛去了严肃,重新变得温和:</p>

“等所有的战事结束,我希望你的琴弦和歌喉可以不再谱奏悲伤,为这世界的美好尽情弹唱。”</p>

“我也期盼着这一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