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伦敦,裹挟在冬末特有的湿冷与灰蒙之中。泰晤士河蜿蜒流淌,倒映着铅灰色的天空和哥特式建筑的尖顶剪影。维斯特敏斯特大学古老的图书馆内,暖气发出轻微的嗡鸣,却驱不散空气中弥漫的、属于期末的紧绷气息。林诗诗坐在靠窗的位置,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精装书皮上烫金的拉丁文校徽,目光却并未落在摊开的国际法大部头上。她的视线穿透蒙着水汽的玻璃,仿佛看到了更远的地方——那些占据了年末新闻头条、用血腥与火光书写的日期与地名。
巴格达希拉的汽车炸弹,坎大哈清真寺的悼念日血案,伦敦地铁里凝固的上班高峰,沙姆沙伊赫海滨度假天堂的连环巨响……2005年,世界的伤口似乎并未因“9·11”的警醒而愈合,反而在暗流涌动中一次次被撕裂。每一次爆炸的回声,都像沉重的鼓槌,敲打在每一个渴望和平安宁的心灵上,留下难以磨灭的震惊、愤怒与钝痛。岁末的回望,不是为了咀嚼痛苦,而是为了在疮痍中寻找警示的微光,哪怕这光芒微弱而刺眼。
“林?”
一个温和的声音将她从沉重的思绪中拉回。是同窗好友艾米丽,正抱着厚厚的资料,示意她该去大讲堂了。“索恩教授的讲座,快开始了。据说今天讲‘国际法与亚洲发展中的平衡艺术’,挤破头的位置呢。”
林诗诗深吸一口气,将那些遥远的硝烟暂时压回心底。“这就来。”她合上书,起身时,脸上已恢复了惯有的沉静与优雅。作为香港林氏集团的千金,她早已学会在公众场合维持得体的面具,只是眼底深处那抹挥之不去的忧思,如同泰晤士河底深藏的暗流。
维斯特敏斯特大学法学院最负盛名的爱德华大讲堂内,此刻座无虚席。空气中混合着旧羊皮纸、咖啡因以及年轻学子们求知若渴的躁动。讲台上,埃德加·索恩教授已然就位。他年约五十许,银灰色的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深邃的蓝眼睛透过无框眼镜,流露出睿智与平和。剪裁合体的深色西装,考究的丝质领带,以及那份沉淀了岁月与学识的从容气度,让他天然成为全场的焦点。他是国际法领域的权威,尤其以其对亚洲,特别是华邦共和国法律体系与社会发展的深刻理解而闻名。他多次在公开场合赞扬华邦近几十年取得的“惊人成就”,呼吁西方世界“放下傲慢与偏见,进行平等对话与学习”。这些言论,让他赢得了包括林诗诗在内众多亚裔学生的尊敬与信赖。
“女士们,先生们,”索恩教授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整个穹顶空间,醇厚而富有磁性,“当我们站在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回望,亚洲,这片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土地,其发展轨迹无疑深刻地重塑了全球格局。华邦共和国,作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力量,其法律体系如何在保持文化根基的同时,拥抱现代化、国际化?这其中的平衡艺术,值得我们深思……”
林诗诗坐在前排,认真做着笔记。索恩教授的论述逻辑缜密,旁征博引,对华邦近年来的司法改革、知识产权保护、反垄断立法等如数家珍。他称赞华邦在经济发展中“探索出了一条独特的法治路径”,并强调“理解其内在逻辑,而非简单套用西方模板”的重要性。林诗诗频频点头,内心涌动着身为华邦人的自豪感。索恩教授,无疑是一位真正理解并尊重东方的智者。
然而,就在讲座进行到互动环节,索恩教授解答一位激进学生关于“华邦人权状况”的尖锐提问时,林诗诗捕捉到了一丝极其细微的异样。索恩教授的回答依旧滴水不漏,强调了发展的阶段性和复杂性,呼吁“建设性对话”。但就在他低头整理讲稿的瞬间,那隐藏在镜片后的目光,似乎掠过一丝极其短暂的、难以名状的…冷峭?那感觉稍纵即逝,快得让林诗诗几乎以为是自己的错觉。紧接着,索恩教授抬起头,脸上又恢复了那标志性的、包容一切的温和笑容。林诗诗微微蹙眉,心底泛起一丝微澜。
与此同时,万里之外,华邦共和国东南沿海的滨江市。
省公安厅经济犯罪侦查处的办公楼层灯火通明,空气中弥漫着熬夜咖啡的苦涩与纸张油墨的气息,以及一种无形的、高压电流般的专注。副处长办公室内,张彤彤正站在一块巨大的白板前,纤细却有力的手指捏着一支红色记号笔,眼神锐利如鹰隼。
白板上密密麻麻贴满了照片、银行流水单据、网络截图和关系连线图。中央位置,用红笔重重圈出的,是一个名为“沙漠骆驼贸易公司”的标识。几条粗壮的红线从它延伸出去,分别指向中东某国的离岸账户、几个东南亚的空壳企业,以及——最新添加上去的——维斯特敏斯特大学下属的“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基金会”。
“查清楚了,‘沙漠骆驼’近三个月的异常资金流,最终有超过两千万美金,分批、通过极其复杂的多层嵌套和虚假贸易合同,流入了这个‘丝绸之路基金会’。”张彤彤的声音冷静而清晰,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她刚刚被提拔不久,眉宇间除了干练,更添了几分沉稳的锋芒。“表面看,这是资助学术交流、文化展览。但资金规模之大,流转路径之隐蔽,与这家贸易公司的主营业务(据查主要是低价值日用百货)完全脱节。而且,”她顿了顿,用笔尖点了点基金会名誉顾问栏的一个名字,“这个基金会的名誉顾问,是埃德加·索恩教授。”
办公室里的几位骨干警员屏息凝神。彤彤副处长雷厉风行又心细如发的风格他们早已领教,她嗅到的“不对”,往往就意味着大鱼。
“彤姐,索恩教授…国际上名声很好啊,亲华派学者。”一个年轻警员忍不住低声说。
“名声是名声,资金是资金。”张彤彤斩钉截铁,“查!一查基金会近期的具体项目,资金使用明细,尤其是大额支出,有没有可疑的采购合同,有没有流向敏感地区或与‘骆驼’有关联的下游公司。二查索恩教授与‘沙漠骆驼’实际控制人是否存在任何形式的私人联系或利益输送,哪怕是最隐蔽的!三查中东那个离岸账户的最终受益人,给我一层一层剥开它的壳!这案子,水比我们想的深,恐怕不只是经济犯罪那么简单了。”她敏锐地嗅到了跨国犯罪网络的气息,甚至可能与更危险的东西有关联。
就在她下达指令时,技术科的小王匆匆进来,递上一份刚打印出来的报告,脸色有些异样。“副处,我们在监控‘骆驼’公司一个加密通信节点时,意外截获了一个非常短暂的、高度加密的数据包碎片。破译难度极大,只解析出几个无法关联的代码和…一个指向性很强的后缀标识符。”他指着报告末尾的一行小字。
张彤彤接过来一看,眼神骤然一凝。那后缀标识符,赫然是:“**hbcongress-Sec7**”。
华邦国会-保密7区?!
一股寒意瞬间爬上张彤彤的脊背。这标识指向的层级太高了!是巧合?是栽赃?还是…一个她不敢深想的可能?她迅速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将报告紧紧攥在手里,指节微微发白。“这份报告,加密等级提到最高,列为绝密附件,仅限我本人和厅长知晓。原文件销毁。小王,你什么都没看到,明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