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红六军团奉命西征入黔(1 / 2)

1934年4月中央革命根据地北大门广昌失守后,红军被优势之敌压迫到闽赣边境,事实上粉碎第五次“围剿”的希望很难实现。

在这种严重的情况下,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开始作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准备。1934年7月23日,命令刚刚组成的红六军团退出湘赣革命根据地,转移到湖南中部去发展推广游击战争及创立新的苏区,并对军团向湖南发展的路线、地域和行动作了规定:红六军团由遂川县黄坳上下地域敌军力量薄弱处,自行选择突破地段突围。第一步到达湘南桂东地区,发展游击战争和推广游击区域;第二步到达新田、祁阳、零陵地区,发展游击战争和创立新的根据地;第三步横渡湘江,向新化、溆浦广大地区发展,并向北与红二军团(时称红三军)取得联系。决定肖克为红六军团军团长,王震为政治委员,并决定中央政治局委员、原湘赣省委书记任弼时为中央代表,与部分党政干部随军行动;组成以任弼时为主席,肖克、王震为委员的红六军团军政委员会,为红六军团西征行动最高领导机关。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还要求每日必须将行军路线和宿营用电台报告总部。

红六军团接受先遣任务后,进行了战略转移的紧张准备。召开了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军政委员会对转移部署作了缜密的研究,确定了突围方向、钳制方向和留守武装,制订了一套坚持根据地斗争的战略策略。8月7日下午,红六军团9700余人,在独立四团的引导下,由江西遂川的横石出发,踏上西进的征途。连日迅速突破敌人封锁线,11日到达湖南桂东县寨前圩。12日,在寨前圩召开连以上干部的誓师大会,庆祝突围胜利。任弼时正式宣布成立红六军团领导机关,肖克任军团长兼第十七师师长,王震为军团政治委员兼第十七师政委,李达为军团参谋长,张子意为军团政治部主任,龙云任第十八师师长,甘泗淇任政治委员,谭家述任参谋长。同时传达了中革军委命令及转移任务,宣布行军纪律,进一步做了战斗动员。

红六军团的神速突围,震撼了湘、桂两省军阀,敌人妄图围歼红六军团于郴县、桂东、汝城之间。红六军团分析了敌情,遂放弃了在湘南地区停留的计划,8月12日晚越过郴宜公路,绕桂阳,20日占领新田,23日抵达湘江东岸,准备抢渡湘江,向新化、溆浦地区前进。在敌人前堵后追的情况下,红六军团决定放弃由零陵强渡湘江的计划,折转东南,向阳明山地区前进,酌情建立根据地。到达该地后,由于地形和敌情不利于建立根据地,于是放弃计划,进入白果市,跳出了四倍于己之敌的包围。又急转南下,通过与敌辗转周旋,渡过潇水,顺利进行了湘桂交界的永安关战斗,破坏尾追的湘、桂军3个师的截堵计划,进入广西灌阳以北地区。9月4日上午在全县以南的界首,乘虚渡过湘江,占领了西延县城。

9月8日,红六军团在西延接到中革军委训令:令红六军团在城步、绥宁、武岗山等地打击敌人,最少坚持到9月20日,然后沿湘桂边境行动,转移至湘西北地域,与红二军团取得联系,在凤凰、松桃、乾城、永绥地域建立巩固的根据地。训令的主要意图是要红六军团牵制大量敌人,直接配合即将长征的红一方面军行动。当日,红六军团由车田出发西进,10日到达城步,意取城步、绥宁、武岗地区立足,但未成功。14日准备在绥宁以西打击西进的湘敌,在小水遭敌第五十五旅突然袭击。这时,湘、桂、黔三省敌军集结靖绥以北;红六军团又迅速改变计划,夺路南下,17日乘虚取通道城,18日进入靖县的新厂地区。红六军团根据敌情,组织了新厂战役,使敌人不敢轻易尾追。红军从容地西进。

9月19日,红六军团兵分两路,进入贵州。通过锦屏、黎平,进入苗、侗两族聚居地清水江流域。

这时,湖南军阀何键派李觉率领6个团、广西军阀白崇禧派廖磊率9个团,均已进入锦屏地区。贵州军阀王家烈也积极参加“会剿”,急令王天锡为“前敌总指挥”,率第一、六两团,在湄潭、余庆之间的乌江北段箐口一带严密扼守;又派驻铜仁及思南的柏辉章和李成章部沿江口、印江、思南一线防堵红三军,阻止红三军南进与红六军团会合。王家烈还组织第二十五军军部指挥所,任命刘明杰为参谋长,并亲赴马场坪督战。

红六军团从剑河南嘉堡、锦屏河口等处渡过清水江后,原计划再北上抢渡 阳河,向铜仁、江口方向进军,以便与红三军取得联系,但由于八卦河涨大水,桂军又由锦屏逼进,湘军也赶至 阳河南岸。红六军团便改道西向黄平,绕过 阳河,寻找敌空隙,再北上向铜仁、江口前进。9月26日,红十八师在剑河县的大广一带遭湘、桂敌军夹击,五十四团受到损失,团长赵雄牺牲。五十四团分别编入第五十二、五十三团。六军团迅即撤出 ,于30日进到黄平县属瓮谷陇地区。这时湘敌第五十五旅、独立第三十二旅及桂军第十九师已由 水以北地区赶来,分别在施秉、镇远、三穗一线布防;黔敌第四、五、六3个团配置在施秉、黄平一线;桂敌第二十四师及湘敌补充第一纵队也西进尾追。敌人企图以湘、桂、黔三省主力阻止红六军团于 阳河南岸,前后夹击,将红军歼灭于镇远以南, 阳河、清水江之间地区。

在这种情况下,红六军团决定迅速摆脱敌人。10月1日,红六军团在黄平、施秉间突破黔敌王天锡第四团的堵截,分兵两路抢渡大沙河。一路经罗朗、太翁铺攻占了老黄坪(旧州),4日又攻占了瓮安县的猴场(今草塘)。另一路经金坑、牛大场进入余庆县的龙溪一带,到达乌江南岸。此时,乌江北岸之守敌较薄弱,有利于红军活动,红六军团准备西渡乌江。

甘溪遭遇战

1934年10月4日,正当红六军团准备西渡乌江时,在猴场接到中革军委10月3日令:“桂敌现向南开动。据谍报称,二军团部队已占印江。六军团应照军委一日十三时半电令,速向江口前进,无论如何你们不得再向西移。”此日,军委又两次致电六军团,不准渡江向西行动,“绝对不可再向西北转移,”“迅速依军委电令向铜仁以西,乌江以东之江口前进”。然而,此时的桂敌并没有向南开动。红六军团在进入猴场之前,王家烈见合围之势已经形成,遂令王天锡去湘、桂敌间,面商“会剿”具体办法。王天锡即到施秉的新城烂桥,与李觉、廖磊会商,决定:湘军由镇远向石阡城推进;桂军由施秉向石阡县路腊、大地方(现均属镇远)等地分股逼近;黔军进军黄平。企图三面合击,截断六军团与红三军会师道路,并妄图压迫红六军团在乌江狭小地区歼灭之。敌人已料到红六军团必经余庆、石阡去和红三军会合,以湘、桂两军主力进到石阡、镇远大地方地区拦截;同时,以桂军第二十四师,湘军补充第一纵队及黔军一部由南向北压迫。

对于上述情况,红六军团完全不知道。按照中革军委命令,决定掉头向东北方向进发,打算经石阡进入江口。行军序列是:军团参谋长李达率领的红十七师担任前卫,辖第四十九团(团长吴正卿、政委晏福生)、五十团(团长郭鹏、政委彭栋才)、五十一团(团长金成忠、政委苏杰)3个团;军团直属部的政治部、通讯连、侦察连、国家保卫局及供给部、卫生部、红军随营学校和红十八师第五十三团(团长张振坤、政委余导群)随后;红十八师直属部及五十二团(团长田海清、政委李笑岩)担任后卫。

10月5日,红六军团分两路从余庆龙溪经大涵洞、老羊坡、沙坝苕平沟、勤洞坡等地进入石阡河坝场。前卫进入走马坪(聚凤)、葛容(国荣)一线,后卫经马家屯、 向甘溪方向进发;军团部到达马扶堰、铺溪、晒溪一带;后卫从马家屯、宝龙至走马坪一带。此时,湘敌李觉率6个团,在石阡县长兼民团指挥李采书、副指挥张俊之等引导下抵达石阡县城,并在白沙、本庄一带布防;李采书复派侦察队及民团引桂敌廖磊9个团由大地方进入铁厂(坪山)、坪贯一线;黔敌王家烈部亦至余庆,并在石阡边境紫荆关、龙溪及龙塘、白沙等地进行围堵。石阡民团探知红六军团已达走马坪、马扶堰,向甘溪方向进军时,将红六军团进军情况专人飞报桂敌,廖磊即率桂军主力连夜从铁厂、坪贯等地向甘溪进扑。

10月7日拂晓前,红六军团按照前进序列继续东进,准备当日在甘溪休息,再利用夜晚越过石阡、镇远大道路进入江口。此时桂敌第十九师由石阡民团带路到达白岩河至甘溪平望聚集,寻找红军作战。上午10时,红五十一团三营营长周球保(后改名为周仁杰)率部到达甘溪镇东街头,派侦察队长王志坚率20余便衣先至街头侦察,前卫部队陆续抵达,号房宿营,埋锅造饭,准备休息。但此时桂敌第十九师的前哨已至甘溪东北平望一带。侦察便衣在镇西2公里的娃林坳,发现有敌探接近甘溪,迅速行动,将敌兵挟持,紧接着,又出现敌探2名,并挟持农民袁老五带路向甘溪镇赶来。由于侦察兵误认为此系当地土匪民团,立即上前抓捕了为首1名,其余2人仓皇回逃。经审讯得知遭遇桂敌主力,立即向前卫指挥员李达报告敌情。这时,敌人陆续出现,并向北面的白虎山、寨面坡(群宝山)等高地攀登。红五十一团前卫仓促在北街展开迎击,就地抵抗,团部则率一部分兵力抢占了南街的青龙嘴高地。刚进入西街的四十九团一营也就地展开抗击,团部上青龙嘴高地。红五十团则抢占了羊东坳高地,掩护镇上的四十九团和五十一团。但敌人抢先占领了有利地形后,两侧及后面之敌不断增援。红军处于不利的低谷地带,随即采取强攻,在红五十团掩护下,经过激烈战斗,连续攻下了三座山头,将敌人的合围圈撕开一道缺口。敌人遭红军抗击后,其主力一部占领白虎山和寨面坡高地,一部以强大火力掩护,分两路向红军进攻。西路敌人利用小河沟隐蔽向街接近,袭占红四十九团一营的阵地,切断了五十一团和主力部队的联系。红军一机枪手见敌人从沟中扑来,用一张木桌作掩体,猛射来敌,打死8人,伤10余人,最后英勇牺牲。敌人在强大火力掩护下,猛攻东街红五十一团阵地。五十一团浴血奋战,打退了敌人多次进攻,给红六军团主力部队以机动,争取了必要的时间。一红军战士身负重伤,被七八个敌人包围,为坚守阵地,忍痛伏于荆棘中,待敌四面包抄逼近时,高举两枚手榴弹,扑向敌群,同归于尽。

桂敌正面进攻受阻后,其主力分两路向龙角屯和羊东坳迂回,企图侧击在运动中的红军主力部队。

当红军在青龙嘴的阵地遭敌人火力压制时,前卫指 五十一两团团部的机关人员及机枪连,由甘溪东面的杜脑山高地向石阡大地方转移。此时,行进在红岩一带的军团主力,仍不知甘溪发生了突变,直到发现敌人主力迂回攻击军团主力时,才判断出全军的险恶处境。为争取主动,军团首长果断地派出红军随营学校及五十三团一部分兵力抢占龙角屯和老菜土,抗击敌人。下午5时,红六军团主力在政委王震率领下,从红岩大土村南的老林、山里头、赶场坝、黄毛路、包溪等地向大地方转移。红五十、五十一团则经四方堰、蛇岭、尧上、小塘、天塘、白岩山到雨二山等地。红五十团接替抗击任务,占领老菜土和羊东坳等地,掩护红五十一、四十九团及红校等部队,后约下午6时向主力部队方向转移。途中,一部从大石凳一带转移至堰坎沟过枧槽时,因枧槽断裂,敌人趁机射击,百多名红军战士和伤员牺牲。这时,敌人也占领了羊子峪和老鹰岩,切断了红五十团与主力的联系。于是,红五十团团长郭鹏、政委彭栋才率部机动地撤出阵地,西经桐木坪、白岩沟,转向南行,经四方堰、三关冲一带时,由于林密路窄,弃掉辎重和牲口,向大地方寻找军团主力。

担任后卫的红十八师直及五十二团,根据军团命令随主力行动,遂以本师改充前卫,于下午5时折回走马坪宿营。但后卫也发现追敌,遂由右侧高山临时开路,以一昼夜行军,到达包溪。桂敌由大路抄击红军。8日,红十八师与追敌对峙半日,后紧随主力行动。9日,军团尖兵在路腊遇桂敌,缴获驳壳枪6支,是日晚在高山对峙。

在大地方行动的红五十团、五十一团,在雨二山南面的中坨垅进行整编,五十一团营长周球保提为团参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