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所托之事(2 / 2)

刚抬起碗,徐管家就来寻他。

见到徐管家,倩儿吓得一哆嗦,慌忙放下碗筷,低着头站在一边。

徐管家很诧异苏小楼让两个侍女与自己同桌吃饭。

当即笑道:“你这小丫头,我会吃人吗?”

倩儿不敢应声。

苏小楼这才示意拿碗筷的杏儿将倩儿拉到饭桌上。

徐管家也不客气,拿起米饭吃了起来。

“今日来寻公子,想麻烦您一件事!”徐管家吃了两口菜,扒了半碗米饭才说出此行目的。

苏小楼闻言,沉默了片刻。

这徐管家何等人物,岂不会看不出苏小楼之意。

颇为意外道:“公子要走?”

苏小楼轻叹了一声,“离家太久,得回去了。”

“那公子可能走不了!”

苏小楼一愣,不明所以。

见状,徐管家接着道:“若是公子回京参加苏大公子的婚礼,应该是还可。若是回河间府,难!”

“这又是为何?”苏小楼就奇怪了。

“公子还记得南悦城……之事!”徐管家顾忌两个丫头在,说出来并不恰当,停顿了一下,似有所指。

苏小楼眉头紧锁,喝了一口菜汤,“京城来人了?”

徐管家只是笑了笑,并没有说话,心里感叹这苏小楼年纪轻轻,心思之缜密,只需一点,就能看到全局。

萧十一带了那么多士兵去河间府,肯定不是去缉盗、抓捕刺客之类的,定是去剿灭反贼,恐怕与那南悦城之人有大关联。

一时间也头痛不已。

用过饭后,徐管家入了茶室。

“那看来是走不了。徐管家有何事,无需客气,尽管说就是,只要力所能及,定倾尽全力!”

徐管家点点头,“公子昨夜去杏春园可曾听说一二?”

苏小楼笑了笑,道:“我本粗鄙之人,不喜读书,舞刀弄枪还行,哪能混到那些读书人中!”

“公子说笑!”

徐管家却是不信的,长叹了一口气,“西边战事要起!”

苏小楼对这些也不太了解,这大夏王朝不都是北境边患吗?

怎么又扯到西边。

见苏小楼一脸茫然,徐管家解释道:“吐谷浑年年进犯边关,皇帝决心一劳永逸解决西境隐患。已经下旨,命我府大爷为西路军大将军,带领十万虎奋营立刻动身前往西境。”

说到此处,徐管家脸上闪过些莫名的哀伤,却是由内而发。

“是不是这府中大阿爷……”

徐管家点点头,“大阿爷已经年过七十,征战沙场数十年,落下一身的病。已有几年未出过府,此去应是回不来了。哎,我十三岁跟随大阿爷驰骋疆场,想不到他最终也要埋骨战场!”

苏小楼就奇怪了,问道:“这大夏将才济济,为何必须萧家大爷去。皇帝如此凉薄,都不肯给萧老将军一个晚年?”

“公子慎言!”说着指了指门外。

苏小楼这才意识到自己编排皇帝,极为不恰当。

“公子有所不知,现在西境虽是端木家几个后辈在主持,防住吐谷浑倒是绰绰有余。”

“但是要深入吐谷浑腹地,就非常艰难。吐谷浑位于高原之上,环境恶劣寒冷,寻常人和马匹到上面,均会出现浑身无力、呕吐不止。因此西军多次尝试都无功而返。”

“皇帝等不及了。”说着徐管家又是一阵长叹。

确实高原作战,与北地天差地别,当下也明白缘由。

“萧家大爷有吐谷浑腹地作战经验?”

“当年大爷带领萧家六万子弟兵攻入吐谷浑都城,若不是京城惊变,皇帝连下十道金牌强令萧家军撤军回防京城,吐谷浑岂会这般坐大!”

说到此处,徐管家胸中郁结,似乎对此耿耿于怀。

“徐管家也要随军同行?”

徐管家闻言一愣,放下送到嘴边的茶杯,脸上罕见出现落寞之色,站起身来,看着院中的紫竹久久不语。

“我命是阿爷救的,他对我如同再生父母。我必须亲自将他的尸首带回家乡。”

此去万里,不知会遇到多少艰难险阻,能不能活着回来都是未知数。

本可不为,却必须而为,是愚忠?

不是,是忠孝须两全罢了!

“徐管家忠义,小楼佩服!徐管家有何事尽管吩咐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