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家还留守的青壮仆人,跟随阿福的儿子守着前后门。几个年纪大的老人,苏母几人搀扶着进了房间休息。
管家阿福搬出来许多凳子,数量不够,就坐在花台上。
青衣和银月也出来帮忙,点了许多炭火取暖,不大的院中挤满了人。
有个地方坐下之后,都没有吵闹,安静下来。
西街发生了打斗,死了不少人,几家女人孩子都是见到了那血腥场景,吓得全身还发着抖,到现在都没缓过来。
苏母与几个有主见的妇人,四处安抚人心。
只是,时不时院外传来的喊杀声,让院中陷入了一种可怕的安静,恐惧在四处蔓延,只顾相互依偎,寻找安全感。
睡眼朦胧的苏小楼被院外的喊杀声吵醒,穿了衣服出来,见院中如此多的妇女孩童,没有平时酒席的玩闹八卦,反而显得紧张担忧。
恐怕这镇上出了大事。
见自家母亲,刚安抚完一个胆小的妇人,就听到院外不远处传来激烈的兵器碰撞声和撕心裂肺的喊杀声,苏母手一抖,赶紧低喝道:“阿福,李大姐,王大姐,赶紧吹灭蜡烛和灯笼。”
几人闻言,这才反应过来,慌忙灭了灯。
整个院中顿时只有炭火微弱的灯光,苏母见儿子跑了出来,抱起他,做了个噤声的手势。
与几个有主见的妇人坐在最靠大门的位置,都是手握大刀长枪的凶悍妇人。
随着厮杀声越来越近,院中连呼吸都不敢大声。
众人捏着家伙事的手都紧张起了汗。
苏母将苏小楼搂得更紧了些,右手始终放在腰间长剑上。
忽然小声在儿子耳边说道:“一会若有意外,你就赶紧带着妹妹躲到地窖中。”
见苏母话音里都有些颤抖,苏小楼懂事的点点头。
......
惶惶不安的一院子人,丝毫没有睡意,只是许多孩童熬不过,纷纷睡了过去。
直到了凌晨,喊杀声才渐渐消退,镇上许多地方都冒出火光,一股子硝烟味。
又煎熬到了鸡鸣声响起,天色大亮。各家男人都还未归来,谁都不敢贸然出去。
直到一阵马蹄声在院门停下,众人稍稍落下的心又悬了起来,都是紧握住手中家伙事。
只听得一个脚步离大门越来越近,众人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门环轻响的同时,传来苏然那浑厚稳重清亮的声音:“阿娘,匪徒被赶走了。”
听得是自己儿子声音,苏母才长长舒了一口气,院中女人紧张到了极点的情绪也突然放松,纷纷小声相互说起话来,释放极度压抑的情绪。
将还在熟睡的苏小楼交给阿福,然后苏母打开了大门。
却见披头散发,浑身鲜血,腰跨长剑,手持白蜡杆长枪的大儿子站在门前,鲜血遮掩了他俊俏的模样,苏母眼泪一下子就流了出来,一把拉过儿子紧张问道:“让为娘看看,可有受伤?”
苏然咧嘴一笑,阻止了母亲,道:“阿娘,孩儿没事,你看,好着了。”
说完还转了两下,虽看起来狼狈,一身血腥味,却真的没受伤。
苏母抹了抹眼泪,才算放下心来,嘴中不住道:“没受伤就好,没受伤就好。”
那一刻,她仿佛看到死在战场上的弟弟,心中痛苦自知。
“阿娘,给婶婶们讲都可以各自回家了。若有什么情况,尽管来镇上府衙寻我。我还要去支援阿爹!”说着苏然转身跳上马,带着镇中几个同样满身是血的青年御马疾驰而去。
“你阿爹可还好?”苏母赶紧问道。
已经骑马疾驰而去的苏然大声回道:“阿娘放心,阿爹好着了。”
几个正欲问自己家男人情况的妇人见苏家大少爷离去,刚才的对话听得清楚,都抱着自家孩子匆匆归家,心急打探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