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统领喂了马匹一些水后,朝苏小楼走来,道:“苏少爷,玉门关戒备森严,没有通行玉蝶。几位小少爷会不会抄木南山上的小道出关?”
苏小楼明白张统领的担忧,自己就这十一人,如何能搜索偌大木南山上的小道。
许多行商之人,出入关为逃避玉门关高昂的通关赋税,铤而走险,选择走木南山小道进出玉门关。
因此在木南山上形成了密集的走私小路。
“张统领不必担忧,玉门关驻防的是两万陷阵营,我自有法调动陷阵营进山搜寻。”
见苏小楼胸有成竹之态,张统领也不再好说什么。
一行人日夜兼程急行,终是在第二日中午到达了玉门关前。
虽荒野千里,但这玉门关前颇为繁华,已经形成了一个规模不小的城池。
过往商队络绎不绝,热闹非凡。
玉门关宽十里,墙用青石垒砌而成,有十丈余高。
看起来雄伟壮观,不愧为天下雄关。
通过镇北将军府的人脉,联系到了玉门关陷阵营。
军中多敬镇北将军府,所以陷阵营虽不属管辖,军营中书吏还是很给将军府的面子,安排吃住好生招待。
主将一直不露脸,苏小楼虽急也毫无办法。
偏将说主将一行外出打猎,要晚些回来。
一行人在陷阵营大营内等到天黑,那主将才兴致勃勃带领一帮参将返回军营。
见到苏小楼坐在议事大帐中悠闲看着案上军中简报,那主将勃然大怒,可不管你是不是将军府之人。
正欲命令亲卫将苏小楼一行拿下。
见此张统领一行人大骇,正欲出言解释。
只见苏小楼并未抬头,一只手拿出一块金灿灿的令牌。
那主将见此大惊,硬生生将话憋回了肚子,盛气凌人变成了谄媚模样,躬身笑呵呵往前行礼道:“小人有眼不识泰山,特使恕罪,恕罪!”
看来也是个军中老油条。
见此张统领悬着的心才放下。
虽然陷阵营不至于因为冒犯而杀掉他们一行人,但苏小楼如此放肆得罪主将,少不了受一番皮肉之苦。
苏小楼没心思跟他闲扯,制止了他叫亲卫上茶、上酒的举动。
即刻命令道:“你点两千将士,由副将带领,跟我进山寻人!”
那主将闻言,感到了一阵棘手,满脸为难,支支吾吾不知该如何说。
拒绝不是,不拒绝也不是,偌大一个汉子,被为难得一脸通红。
“监军大太监那,我会亲自解释!”苏小楼哪里会不知道这主将所顾忌之处。
身为军中主将,这也算关外行动,也要征得那太监同意,不是变相说自己怕了那监军太监。
有损声誉,恐被边军其他将领耻笑。
若是胡乱同意,以后被这太监清算,恐怕自己下场会很惨。
所以,此中纠结不能与外人道也。
听见苏小楼如此说,顿时笑脸颜开,一通命令下去。
不过半个时辰,就集结了两千陷阵营士兵在校场上。
立即趁着黑夜开拔进山,搜人。
那主将还从关前城中抓了十几个对山中熟悉的号子送来。
这号子就是走私商队的向导。
在茫茫木南山脉中,两千人就像往大海里丢入一粒石子,渺小到溅不起一丝水花。
但好在山中小道数量终究是有限,两千人分散在山中各处,不愁等不到这四个小王八蛋。
苏小楼心中也是有气,本来约好与徐挽歌去天龙寺参加言信大师讲经,被这一搅和,算是没戏了。
跑到这荒山野岭吃寒冷的西北风。
佳人相约而不得,心中多少有些失落。
所以,揪到这四个小王八蛋,非得狠狠揍一顿,出下心中之气不可。
他此时带领一队士兵站在山顶,寒风刺骨,四处张望寻找火光。
士兵都是极有经验的,马匹上带有特制的羊油,用来生火取暖,火把照明之用。
而且每人带了两匹至三匹马,又只带一日物资,这羊油倒是带得很足,生火取暖也不怕耗尽。
忽然远处一名士兵指着两山之谷喊道,发现了火光。
苏小楼视力极好,也瞧见了茫茫夜色中微弱的亮光。
却命令士兵就地安营扎寨,天亮再行动。
因为若是惊吓到这几个小崽子,往石缝中一躲,黑灯瞎火的如何去寻。
这也是山中走私屡禁不绝的原因,没法抓。
因为山上走私的均为较轻,且贵重的货物,基本都是轻装上阵,机动性很强。
只遣传令兵务必在天亮之前,传令分散周围两千士兵务必完成对这片区域的合围之势。
因为有号子的传信,山中走私商队应基本暂时停止,原路返回。
所以那火光有五五之数是那四个小崽子。
他们无法离开木南城,既然早就准备去往铁门寒关,这向导应该也是木南城商队之人。
应是不知道这号子的传信之法,所以必定按计划进山。
一行人就地进行了短暂休息,随着太阳爬上了雪山顶,温度开始慢慢升高。
苏小楼也带领着数十个士兵开始向山谷疾驰而去。
到达昨夜观察火光位置,并没有见人影,只有散落的一些废弃杂物,也有新鲜的马粪。
看着山间各个方向的小道,思虑着几人会向何处走时,一支信号烟花在山那端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