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五五之数(1 / 2)

很多年后再回过头来,苏小楼故地重游之时。

也怎么都不会想到,在对面那山坡上感性胜出的决定,会改变自己的一生。

所以本来是驭马往山下疾驰的他,行了大约五六十丈。

神使鬼差的调转马头,往山上石涧崖的路狂奔而去。

转过马头的那一刻,苏小楼忽然发现自己心里竟然是窃喜的,萦绕心头的沉重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

胯下的西凉马也感到没有束缚的奔跑,低沉叫了两声,肆无忌惮的狂奔起来,似乎更有力气了。

他不敢跟得太近,远远的徘徊在一二里处。

走到乱石堆后,他们果然停下,应该是商量着行进的方向。

没有月光,苏小楼也难以找到石涧崖的路。

比他想象的要快,只是稍作停顿,一行人就朝乱石堆中东面的小道入了森林。

虽已是寒冬,但是还是有许多不掉叶的松树分布其间,所以视野并不开阔。

森林中的积雪也更厚一些,马匹行走并不是很快。

在乱石堆停留了小半个时辰后,苏小楼这才顺着马蹄的印子,跟在一行人身后。

行了大约三个时辰,天色也逐渐暗了下来。

饥饿的狼叫声从山间传来。

冬季的森林,食物匮乏,狼、老虎、豹子等猛兽,饥肠辘辘之下,也变得更加危险。

苏小楼怕再次下雪淹没马蹄足迹,所以并没有去寻找庇护歇息之地。

只是沿途做了记号,想着前面一行人应该不会再继续赶路。

便绕道山脊上,又行了大约一个时辰,在山的另外一面山脊上。果然看到了山下漆黑一片中,有火光传来。

大约三里远的样子,多半是徐挽歌一行人。

都是平整的土山,没有山洞可寻,还好没再飘雪。

西凉马自顾在干草丛里寻着吃的,苏小楼啃了些干粮,找了一棵巨大的树木。

在枝桠处用毯子裹着,盘腿修炼。

到了凌晨天微亮,还有饿狼从不知何处传来的叫声。

从入定中醒来后,跃下树木,西凉马竟也趴在树下闭着眼睛磨着牙齿。

幸好没遇到狼群,不然还当真棘手。

将马匹嘴用带子系好,防止它乱叫后,当即骑着马,顺着火光方向靠近一行人。

隔的半里,确定是徐挽歌一行人时,他也就放下心来。

天再稍亮些,一行人又开始急匆匆的出发。

行了大半日,逐渐进入十万雪山山脉。

都是高耸入云的大山,一行人顺着河谷旁继续深处。

河谷内的温度反而要比外面的高,里面的积雪都已融化掉。

这让他想起了石涧崖神奇的环境,寒冬时节,却郁郁葱葱百花齐放,温暖如江南之春。

这十万雪山当真是颇为神奇。

在深入河谷三十余里,两侧的树木,大多还挂着绿叶,真不像是寒冬。

河水很浅,很冰凉,不过七八十丈宽,两侧是绝壁悬崖。

抬头往上看,只看到缭绕的云雾和若隐若现的不化积雪,看不见山顶在何处。

此等景观,令人震撼。

苏小楼跟得有些近了,似乎引起了前方人的注意,他不得不停下来。

干脆削了根木杆,在河中插了两条鱼,生了一小堆火,烤着吃。

解决饥饿问题后,这才继续往前。

再行十里,天已然伸手不见五指。

苏小楼却寻不到一行人的踪迹,因为尽头是一个似乎很大的湖。

只见遗留下来的马匹,在树林吃着草带来的些响动。

莫非这湖里有船,徐挽歌一行人乘船而去。

怎么想都觉怪异,毕竟这是人迹罕至的十万雪山中。

只是又没太合理的解释,只得寻了个隐秘位置,待到天亮再做打算。

再说徐挽歌一行人,如苏小楼想的那般,确实是乘船入湖。

可载数十人的木船,兴是多年未用,看起来颇为陈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