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笑了笑,说:“这不是好事嘛!说明咱们的 App 有人用,大家都愿意参与进来。你知道吗,这其实就是‘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体现。”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李君浩疑惑地皱起眉头,“我一直觉得,产品经理是贺经理那样的,负责梳理需求、画原型图,把控整个产品方向。其他人怎么能算产品经理呢?”
“你这想法太片面啦!” 大美拉过一把椅子坐下,“就拿咱们最近的工作来说,李君浩在优化后台功能时,是不是得考虑怎么让数据展示更清晰,操作更便捷?这其实就是在做产品经理的工作。还有张弛,他在对接 ocR 技术升级时,要权衡不同方案对用户体验的影响,这也是在做产品决策。”
李君浩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听你这么一说,好像确实有点道理。但贺经理的工作更专业、更系统啊,我们这些顶多算‘业余选手’。”
“哈哈,贺经理的专业当然不可替代。” 大美指了指窗外忙碌的同事,“但产品的优化和迭代,光靠他一个人可不行。就像上次温哥发现 GIS 地图在某些低配手机上加载缓慢,他提出的优化方案,不就是从用户使用场景出发吗?这和贺经理做需求分析的思路本质上是一样的。”
正说着,贺经理抱着一摞文件从旁边走过。大美叫住他:“贺经理,正好请教你个问题。小李对‘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不太理解,你给讲讲?”
贺经理放下文件,笑着说:“小李,你觉得咱们开发 App 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满足地推团队的需求,提高工作效率啊。” 我不假思索地回答。
“没错!” 贺经理点头,“但需求不是一成不变的,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会不断产生新的想法。我们每个人,无论是开发、测试还是运营,只要站在用户角度思考,提出改进建议,推动产品变得更好,就是在履行产品经理的职责。”
他拿起一张纸,在上面画了个圆圈:“产品就像这个圆,我们每个人都在为它添砖加瓦。我负责规划圆的轮廓,但填充内容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你在修复 bUG 时,发现某个流程不合理,提出优化建议,这就是在参与产品建设。”
李君浩恍然大悟:“我明白了!就像之前地推同事反馈的任务筛选功能,虽然是贺经理整理成需求,但我们在开发过程中也不断提出改进意见,让功能更完善。这就是大家一起做产品!”
“对!” 贺经理赞许地看着我,“而且‘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还有更深的意义。当每个人都以产品思维工作时,团队的协作会更顺畅,大家的目标也会更一致。因为我们都在为同一个产品努力,都希望它能越来越好。”
这时,张弛跑过来,兴奋地说:“刚收到 ocR 厂商的消息,他们优化了手写体识别算法,准确率提高了 5%!李君浩觉得咱们可以借此机会,再优化一下客户资料录入界面。”
大美和贺经理对视一眼,同时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