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炁化粮技术(1 / 1)

曹川的玉佩突然变得滚烫。当他走近人偶时,最近的一尊竟然自动转向他,手中铜锄发出\"咔嗒\"的机关声。船舱地板上的淤泥开始蠕动,显露出密密麻麻的凹槽——这些被误认为是磨损的痕迹,实则是精密至极的灵气导流纹路!

\"看天花板。\"郭沁瑶突然喊道。众人抬头,只见舱顶倒悬着数百个晶莹的钟乳石状物体,每个尖端都凝聚着欲滴不滴的水珠。光谱仪显示这些\"钟乳石\"竟是高纯度的灵气结晶,而滴落的水珠含有与炁化粮完全相同的能量签名。

秦古阳突然冲向船舱角落那堆被当作垃圾的黑色块状物。他用小刀刮下表层,露出里面金灿灿的内核:\"是炭化的灵稻!\"他激动地测量着碳化层厚度,\"根据衰变速率推算,这批稻谷至少是洪武年间...\"

一道闪电劈在附近海面,船舱突然剧烈震动。十二尊人偶同时亮起眼睛,它们手中的农具自动组合成一个奇特的立体阵型。投影在空中的三维阵图,赫然与学宫修炼区规划图有七分相似!

\"我明白了!\"曹川突然冲向船舱最里侧,扒开厚厚的海藻堆积物。下面露出一个嵌在船板上的青铜圆盘,中央凹陷处正好是玉佩的形状。当他将玉佩按上去时,整个船舱的木质结构开始泛出淡金色光芒。

舱壁上的霉斑剥落,露出大片朱砂绘制的《漕船行气图》。图中描绘的正是如何利用航行时的水流动能,将普通河水转化为灌溉灵田的\"活水\"!而图侧小字注明,这套系统需要以\"漕运铁卫\"血脉为引才能激活……

暴雨中的灯塔突然射出金色光柱,惊动了方圆十里的渔船。船舱内,随着曹川玉佩与阵眼的完全契合,十二尊人偶开始以特定频率震动。它们发出的次声波竟将舱顶的灵气结晶震落,精准掉入地板导流槽中。

\"快记录频率!\"秦古阳的仪器捕捉到一组波动数值,与玉佩纹路的数学展开式完全一致。郭沁瑶则发现掉落的结晶在槽内融化成液体后,自动流向中央那个被误认为是破洞的凹陷——那里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出一株嫩绿的稻苗!

曹川突然闷哼一声,玉佩像是长进了他的掌心。鲜血顺着青铜圆盘的纹路流淌,所到之处纷纷亮起古老的符文。船舱深处传来齿轮转动的轰鸣,一面墙突然翻转,露出后面密封的琉璃柜。

柜中整齐摆放着十二个玉匣,每个匣内都盛放着不同品种的稻谷。郭沁瑶戴着手套取出其中一粒检测,惊呼出声:\"活性保存完好的灵稻种子!\"碳14检测显示这些种子距今六百余年,但细胞活性竟与新鲜种子无异。

\"是青铜人偶的量子场效应。\"秦古阳调整着扫描参数,\"它们构成了某种时空褶皱,使柜内时间流速只有外界的万分之一。\"他忽然瞪大眼睛,\"等等...这个波动模式...\"

仪器屏幕上,人偶发出的能量波纹与曹川脑电波形成了完美共振。当共振峰值达到某个临界点时,船舱地板突然裂开,露出下层一个装满淡蓝色液体的透明舱体。液体中悬浮着的,赫然是十二株根系发达的水稻,每株稻穗上都结着琥珀色的炁化粮晶体!

\"移动式灵田...\"曹川的声音有些发抖。他想起了全息影像里那些在漕船上发光的稻谷袋。祖父那句\"最丢人的失败\",原来是指这套系统因明代海禁而被迫搁置的遗憾。

暴雨不知何时停了。月光透过破损的舱顶照在中央稻苗上,那株幼苗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抽穗开花。新结出的谷粒在月光下泛着金属光泽,与《天工开成》插图里的记载一模一样。

\"需要现代技术改造。\"曹川轻轻触碰稻穗,感受着指尖细微的灵气流动,\"当年的漕船系统依赖江河龙气,现在...\"他看向窗外的海平面,\"或许可以用潮汐能替代。\"

秦古阳已经绘制出人偶的量子场模型:\"如果能复刻这种时空褶皱技术,理论上可以在任何地方创造微型灵田。\"他指向那株月光下的稻穗,\"关键是找到炁化粮的能量转化密码。\"

郭沁瑶突然举起检测仪:\"你们有没有发现,从曹川激活阵法开始,船舱周围的灵气浓度提升了300%?\"她调出学宫的远程监测数据,\"这个增幅范围正在以每小时五十米的速度向外扩散!\"

众人震惊地看向那十二尊重获生机的人偶。它们手中的农具不知何时组成了一个新的阵型——正是全球灵气分布图上那些零星蓝光的位置。最亮的一个光点,恰好与学宫地下那口千年古井重合...

欲知后事如何 且待下回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