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违抗太子教令者,格杀勿论!(2 / 2)

包括人畜粪便,泔水,再统一运向城外作为肥料,形成循环。</p>

与此同时,于长安各坊,各街道,修建公共厕所,由环卫司负责管理。</p>

自然不是简陋的茅厕,以石砖修建而成,届时等水泥出了,再刷上一层水泥,主打一个公厕也精致。</p>

一道道太子教令不断往外发,一时间整个长安,都沸腾了起来。</p>

仅仅两天不到,太子教令就如同疾风一般,传遍长安的一百零八坊。</p>

整个长安城仿佛被投入了一颗巨石,激起层层波澜,而百姓们的反应却大多是不理解。</p>

那些住在坊内的百姓,听闻要掩埋所有渗井,顿时一片哗然。</p>

“这渗井用得好好的,怎么说埋就埋呢?咱老百姓日子本就艰难,这不是平白无故给我们添堵嘛。”</p>

“私自打造渗井罚款万钱,举报有功者奖五千钱,这是把后路都给断了啊。”</p>

五千钱的诱惑,只要有人挖渗井,肯定会遭举报。</p>

主妇们站在自家门口,对着邻居大声诉苦:“这渗井没了,以后洗衣做饭的水可咋办呀?总不能都倒在街上吧。”</p>

这还没完,才过两天。</p>

李世民便在君臣议事上,通过了全城徭役,修建暗渠之事。</p>

整个长安,只有皇宫才有暗渠。</p>

天气一热,长安城内满是臭味。</p>

房玄龄,褚遂良,魏征,长孙无忌等一众大臣的感受,可比陛下跟太子更为清晰。</p>

对于征全城徭役,修建暗渠之事,自然是举双手赞成。</p>

明眼人都能看出,修建整个长安城的暗渠,是罪在当代,功在千秋。</p>

于是,诏敕长安,全城徭役。</p>

还没从渗井这块恢复过来,全城徭役相当于在长安城降下一道炸雷。</p>

在有心人的推动下,全城徭役是太子的建议这事,顿时就传播开来。</p>

一时间,原本因曲辕犁高坐神坛的东宫太子,被推到了风口浪尖。</p>

甚至有些大坊,还出现了请愿的百姓。</p>

这里头自然少不了魏王的功劳。</p>

“我且看你如何应对。”</p>

李泰很是高兴,拉着柴令武跟房遗爱,在府内大摆宴席。</p>

这次可是太子自己作死,原本他还不知道怎么去毁坏太子的名声,毕竟曲辕犁加封的事情,影响太大了。</p>

还有大量的低价拓印书,让长安学子对太子纷纷称赞。</p>

李泰都感觉自己完全没赢面了,唯一的希望就是在房玄龄那边,能揭穿太子谋反的事。</p>

没想到太子突然来这么一出。</p>

如今整个长安城的百姓都在愤怒之中,他只需要借势而为,必能让太子失去民心。</p>

百姓有所动乱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东宫。</p>

李承乾冷哼一声道:“传孤太子教令,命左右金吾卫,各坊武侯铺,长安县,万年县所有差役,不良人,各坊坊正,里长,保长,公廨所属,全员出动。”</p>

“立即驱散所有非法聚集,敢于带头闹事者,抓入大牢。”</p>

“冥顽不灵者,当街行刑十鞭。”</p>

“胆敢冲撞公差者,格杀勿论!”</p>

真理永远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p>

李承乾知道,肯定会有人借此生事,但他不在乎。</p>

大多数百姓都不过是跟风罢了,这是天性,都喜欢凑个热闹。</p>

在军队的强力镇压下,这股不良风气很快就会散去。</p>

也许很多人会觉得,太子强势残暴。</p>

但时间会证明一切。</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