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的春节过得很简单,不过还是流程化的放了两串烟花,然后在门口发了会呆。
邻居王大婶叫他,他都没回过神来,还是他家的大黄狗跑过来了围着他转,这才站起了身。
婉拒了王大婶邀请去她家吃年夜饭,便回了院中。
第一次觉得家中冷清,往年苏洋生、苏母在的时候,总会有许多串门的人,如今也只有送些年货礼品。
杏儿做好了饭的时候,已经天黑了。
实话说,这小丫头做饭不好吃,但是他还是认真的吃着,他不想因为自己的举动,让忙碌一天的小丫头不开心。
初一的早上,他就带上杏儿往师父家去,收拾他的遗物。
按照习俗,将师父的衣物尽数烧去,在他房中发现了一沓八千多两的银票,如此巨大数额银钱,苏小楼倒没什么感觉,也没有任何心动之感。
只是想到今年边关那边逃难过来的流民比往年更甚。
听邻居讲,镇长带人将流民驱赶到木南镇北三里的地方,搭了许多临时的帐篷。
清凉寺和许多乡绅,每天都会开设粥摊免费施粥,倒也不至于出现饿死的情况。
所以镇中并没有流民的影子。
也兴许是这几年木南镇一直收留流民的缘故,今年的流民变得异常的多。
木南镇因为战争,人口被屠杀殆尽,花了四五十年人口都没恢复到原来的规模,所以地广人稀,许多良田都荒废着,这几年镇上一直收留流民,免费发放土地,人口在不断增长。
镇上的繁华程度也更胜以往,隐约有成为河口第一大镇的趋势,加上河间府对木南镇收留大量流民的做法给出高度赞扬,免去木南镇两年的税。
所以,这些银票,苏小楼想法是捐资给镇中,安置流民所用。
只留下一些银两,雇个人打扫看守这偌大的宅子,就当留个念想吧。
宅中的兵器,也捐给镇中,放在这无人使用保养,最终也是生锈腐烂。
将宅子整理得差不多后,将定制好的三块灵牌放在主屋中,师祖悟道子、独眼老人的遗留画像挂在墙上,摆好贡桌,安放香炉。
放上师父和师祖三人的灵牌,点了三炷香,行礼插上后,就赶到镇长家。
对于苏小楼的到来,镇长略微惊讶。
毕竟初一,大多都在家,极少有人出门,还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
苏小楼将来意说明后,镇长得知老瘸子已经病逝,沉默了许久,苍老的脸上有些悲伤之色,不禁长吁短叹,他长老瘸子几岁,比苏小楼更了解老瘸子的过往。
家中之事有镇长长子操劳,他主要还是忙于安置流民。
这几年为了木南镇的安定繁荣,殚精竭力,比之八年前那晚见他那会,背也佝偻了许多,头发基本白完了。
简短交换意见后,镇长安排了十几个镇上的巡防队到老瘸子府中搬运兵器回府衙库房中,并召集了十几个镇上乡绅,共同见证接收那八千两的银票。
乡绅们有感这份义举不易,共同捐资了些钱,要在府衙旁给老瘸子立一个纪念牌坊。
这八千两的银票解了镇上的燃眉之急,最少能解决三年的流民安置用度,大大缓解了镇中的钱财压力。
虽然这两年木南镇高速扩张发展,有四成的荒废良田得到复耕,镇上捐资和利税虽也得到长足的增长,但是还是赶不过开支的用度。
至于后山那片广阔良田和林地,镇长也征询了苏小楼的意见,是保留在他名下还是分给流民耕种收取利资。
毕竟苏小楼是老瘸子唯一的徒弟,由他继承理所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