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肠,这么南方的食物禄伯自然是没听过的。葛明其实也没亲手做过,都是每年带着朋友给的秘方,配好料之后到肉铺上加工。不过这东西确实不难,看都能看明白。
“小郎君,老仆没听过香肠这东西,不知道如何制作,需要准备什么器具?”
“很简单的,就是把肉塞到猪小肠里面,放上几天就可以吃了。准备几个漏斗,几根木棍,细麻绳就足够了。”
禄伯听后出了院子,选猪、找人、做器具。
其实香肠这东西不用什么太复杂的配方,只需加点白酒和盐就足够了,甜味、辣味的葛明反而不喜欢吃。
挑了足足四头肥猪,称重之后给庄户人家一些铜钱,这本就以前约定好的。小猪相当于庄户人家帮忙养大的,约定好了按照重量给点喂养的费用。没有庄户不乐意的,不但能赚点钱,还能留下不少猪粪肥田。
王麻子今年不知道杀了多少猪,手法娴熟无比。别看才喂养了大半年,居然有厚厚的三指肥膘。猪网油要留下,做叫花鸡没有这东西香味少了大半。板油留下耗油,存起来做香皂用。
做香肠的肉不能太肥也不能太瘦,太肥了比较腻,太瘦了太干,半肥半瘦刚刚好。多出来的肥肉继续耗油。大块的肉切成小块、小条,加白酒和盐搅拌均匀调味,稍稍腌制一会就可以了。
庄子上的人手多,尤其是妇人比较多,听到小郎君要做美食全都出来帮忙,一时之间庄子上的食堂居然有些火热朝天。
洗净的猪小肠插上漏斗,往里面灌肉块,用小棍子一桶慢慢压实就可以了。
再用细麻绳扎成小段,两个时辰之后庄子上的食堂房檐下就挂满了香肠。北方的冬天又干又冷,风一吹肠衣就变干了。葛明自然也不能闲着,让小猴子扶着梯子,自己爬上去用竹签在香肠上面戳洞,这也算是干了活了。
等到全部弄完,再弄点猪血肠。大骨头切成小块,足足弄了几大锅,里面再放点干菜、萝卜、粉丝、豆腐、千张之类的东西,那量就显得更多了。
不但在庄子做工的人中饭有了着落,每家还能分上一盆。别看比乱炖还要乱七八糟,但是油水足啊,吃起来居然十分美味。
就在食堂里,葛明端着大碗吃着饭,可惜没有酸菜,因为这个时代还没有大白菜,考虑是不是明年把大白菜弄出来。只记得大白菜是两种菜杂交出来的,顺利的话两年就能把大白菜弄出来。
魏攀也是端着大碗,呼噜呼噜吃的香甜。葛明本来想给魏攀做点其他吃食,毕竟这大锅菜实在上不了台面,不过魏攀说就想尝尝这个大锅菜的味道。
“韬哥儿,今天做先生的感觉如何?”
估计孙韬这一上午的课怕是比较辛苦,不是体力累是精神有些紧张,此时放松下来也正在呼噜呼噜吃着大锅菜。
含含糊糊的说到:“还行,你家庄子上的娃子都比较听话,不知道是不是禄伯下马威的作用。”
“那让禄伯动不动就来个下马威。”
“千万别,我有信心教好这些娃子。禄伯下手太狠了,我都担心把娃子们打坏了。”
旁边的禄伯听后直翻白眼。
“孙先生,等你相处久了就知道庄子上的娃子有多皮了。”
“禄伯,我还是想试试,要是不听话你再出手如何?”
禄伯自然愿意,再出手也只能拿自己亲孙子做榜样,自己也心疼。要是这帮孩子知道老实读书那再好不过了。
魏攀一大碗菜下肚,摸着肚子笑着说到:“你家庄子的娃子赶上了好日子,不但能吃饱饭还能有书读。老夫年幼的时候要是能吃上这么一碗菜,晚上睡觉都能笑醒了,更不要说还能读书了。”
“人啊年幼的时候不懂那么多道理,老夫觉得打一顿确实管用。不过孙先生说的也没错,光打也不行,要让娃子们知道读书的好处才行。”
葛明吧嗒着嘴,体会着魏攀的话。说了不少,但是跟没说一样,你对你也对。。。。。。
等到葛明把饭吃完,大碗一放,对禄伯说到:“禄伯,明天开始每天杀一头庄子上的肥猪,送到城里的酒楼去,明天开始供应孙神医调理出来的猪肉。一定要宣传到位,这是孙神医调理出来的猪肉。”
禄伯满头黑线,还孙神医调理出来的猪肉?不就是挨了孙神医一刀吗?
“小郎君,这借用孙神医的名号不好吧?”
“怎么不好?难道说是本小郎君调理出来的?”
禄伯连忙摆手,可不能让人知道阉猪这事是小郎君的主意。
“我答应给孙道长弄个医馆,以后一些常见的小病就不收药钱了,这个钱就要靠卖猪肉赚出来咯。”
魏攀眯着眼睛消着食,听到医馆不收钱,眼睛睁开说到:“小子,庄子上的娃子读书不要钱,医馆看病不要钱,你这是要做什么?”
魏攀这是给葛明提个醒,不能胡乱做好事,小心被扣个收买人心的帽子。
葛明笑着说到:“庄子上的娃读书不收钱,是因为小子祖辈就是这个庄子上的。达则兼济天下嘛,为父老乡亲做点事是应该的。”
“至于医馆不收钱,是孙先生坚持不收钱。听说孙先生在长安行医时也不要钱,都是人家主动给,给多少都行。其实也不是医馆不要钱,只是常见的头疼脑热的不要钱,需要贵重的药材还是要给钱的。”
“所以小子用孙神医的名头赚钱点,就是为了贴补医馆,想来孙先生是不会意见的。”
魏攀点点头,说到:“老夫也听说孙神医一贯如此,见不得世间有病患,品格之高让人敬佩不已。”
“对了,老夫的药丸还没吃,给老夫弄点无根之水来,还有鸡肝。”
葛明想抽自己嘴巴,无根之水好弄,还要专门杀只鸡,鸡招谁惹谁了?早知道就说猪肝了,这个现成的就有。
没办法,让用过饭的丁香找干净的地方弄点雪,化成水烧开。鸡肝就只能晚上吃了,反正有猪网油,做个叫花鸡吃吃也行。
几人溜溜达达往回走,正赶上庄子上的作坊的下工时间。人居然不少,尤其是豆制品庄子人最多,葛明居然有一种后世进入小厂子的感觉。
不少人认出了葛明,都上前行礼问好,说的最多的就是关于牛的事,看来在庄子上做工的都已经知道葛家卖牛的事了。